本報記者昨連線并鼓勵三位技術人員:你們好樣的!
“哪怕只有一人,我們也要進山消毒”
6月5日中午12時,記者電話連線在四川救援的區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杰時,電話一直打不通。好不容易打通了,楊杰說:“我們還沒吃飯,正在水觀鄉政府休息。今天原本要到下面的幾個村,剛要出門,指揮部來了通知,說將有大雨,所有醫務工作者到附近安置點消毒。”忙了一上午,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勞。
6月3日一早,楊杰一行5人趕赴水觀鄉,因為路況不好,車子直到下午3時才到達目的地。“山體滑坡很嚴重,隨處可見大石頭橫在路中間,車子開得很小心,在一些路段可以說是慢慢的一點點挪過去的。車子晃得很厲害,一位姓方的同志暈車,吐得一塌糊涂。”楊杰說。
據了解,水觀鄉有6個行政村,4000多人。6月4日,5個人分成兩組開展工作。由楊杰帶隊的3人到該鄉的平溪村、大溝村進行衛生消毒和宣傳。另一組留在鄉政府所在地的安置點幫忙。
一到村里,大家忙著掛橫幅張貼宣傳畫,向村民分發宣傳資料,了解飲用水消毒情況,分發消毒用品泡騰片,并對居住點進行消毒。楊杰說,平溪村大概有29戶農戶,200多人。村民的房子大多成了危房,有兩幢房屋完全倒塌,村民們都住在自己搭的或者救災帳篷里,且不集中。“盡管如此,我們也要把防疫知識帶去,哪怕只有一個人,再遠的路,我們也要進去消毒。”
“在鄉里晚上會有一個菜,下村就會艱苦一些,我們一般都帶噴霧器、消毒劑、宣傳資料還有自己吃的干糧、礦泉水。5、6公斤肯定是有的。這次走的山路,是我到目前為止一次性走得最多的山路。雖然辛苦,但我很驕傲。”楊杰說。
“用我的技術,幫助災區人民”
6月3日,根據省交通廳安排,我市公路系統緊急組織了一支10人橋梁檢測隊伍,赴四川檢測震后橋梁的技術狀況,區公路段橋梁工程師李國航被選入該隊伍,并于6月4日趕到杭州,與全省其他人員匯合赴川抗震救災。據了解,這支抗震救災隊伍的工作時間為半個月。
3日下午,婺城區公路段負責人為李國航送行。李國航母親和妻子說,能去四川抗震救災是一項光榮的任務,家里將全力支持他,讓他沒有后顧之憂。李國航在外地的父親也發來短信:“你去吧,好好干,年輕人鍛煉鍛煉”。公路段負責人也表示,在李國航赴川抗震救災期間,其家人如有困難,單位將盡力幫助。
“最大的希望是,幫孩子回歸快樂”
昨日上午,金華十中的老師楊素英趕赴杭州,與其他心理咨詢師一起,趕赴四川廣元市青川縣,給地震后的人民消除“心理余震”。“我希望到那邊,能夠撫慰他們受傷的心,盡量減少地震對他們心理上帶來的不良影響。”楊素英說。
楊素英是學校的生活指導老師,四川發生地震后,她就想著到那邊去幫助災民。恰好省里正在招募到四川去的志愿者,其中也包括心理干預師。楊素英知道后,馬上在網上報名申請參加,經過挑選,作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的她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在學校其他老師的眼中,楊素英對待工作十分負責。校長張利東說,她對學生投入了很大的關心,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學校初一年級一位好動的學生說:“楊老師這次要去四川救災,一個月后才回來,我要好好表現,給她一個驚喜。”
但這次去四川,最讓楊素英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80多歲的母親,她說,母親平時身體不好,但非常支持她去災區,正是有了母親和家人的支持,才讓她下定了決心。現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讓災區的孩子盡快擺脫地震帶來的陰影,重新回歸快樂。
連日來,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向自己所在的黨組織交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截至6月5日中午,全區42個機關、17個鄉鎮街道、4個園區、21所學校共計6357名黨員自愿交納“特殊黨費”達163.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