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獨建 區域聯建 歸口合建
編者按: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簡稱“兩新”)是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加強黨建工作的一個新課題。城中街道通過“建組織、抓發展、重培育”,在組織形式上實行“企業獨建、區域聯建、歸口合建”的辦法,值得學習推廣。
“有了這張委托管理書,我加入黨組織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了!苯眨鹑A大世界員工吳建波拿著一張“黨員積極分子委托培養書”對記者說。原來,吳建波是金東區塘雅人,在大世界商場工作已有三年,由于工作調動頻繁,他一直沒有說明自己是村里的入黨積極分子。今年5月,城中街道黨工委書記鄭慧光在蹲點調研中,了解到這一情況,經過多次聯系,由吳建波所在村黨支部出具一張委托培養書,由其所在企業黨支部進行培養,街道安排一名非公黨建指導員具體聯系指導。
“這樣既解決了個人入黨培養問題,又發展了街道‘兩新’組織,一舉兩得。”鄭慧光說。據了解,城中街道有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67家,因非公企業經營方式的多樣性,人員的不固定性,導致其從業人員去留頻繁,黨員管理難度大。這既是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的一大難點,也是非公黨建所要著力解決的首要問題。為此,城中街道從加強流入黨員的管理教育破題,采取上門走訪摸底、主動詢問解難,采取符合單獨建立黨支部的企業進行獨建,對地域相鄰或是業務相近的進行聯建,對黨組織設置與行政管理有機結合,實行歸口合建,使不少未辦組織關系但有手續證明黨員身份的黨員現身,使懷揣黨員組織關系未辦理轉接手續的黨員亮證,使已具備發展條件但接轉關系難的入黨積極分子歸建。
據初步統計,今年以來,該街道新建的15家經濟組織中,有6家歸行業協會或對口部門管理,有9家實行了歸口聯建,由街道黨工委管理。新建立的10家新社會組織中,有9家采取區域聯建的方式,1家單獨組建,擁有“兩新”黨員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