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出的垃圾裝了滿滿10卡車
住在市區勝利街675號警官公寓的居民感覺到,似乎一夜之間,他們的小區就變了模樣。原來堆在警官公寓圍墻邊的破花盆破罐和雜物不見了,樓道變整潔了。“跟以前相比,這里真是一個天一個地。”一位退休老師的話代表了居民的心聲,“清理堆積物等于給樓院徹底大掃除,以前是臟亂差,現在是看看愜意,走走愜意,住著清爽。”
“以前我們這里有個別居民不常整理雜物又不舍得扔掉,任其堆積在樓道或院子里。墻根那些玻璃瓶堆了很久了,既影響通行又不衛生。但鄰居之間礙于情面,為清理雜物翻了臉劃不來。”警官公寓一住戶說,多虧社區出面,還我們樓道一個整潔的環境。
“那天,我們清理出的垃圾裝了滿滿10卡車。晚上回了家,大家累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市區青春路社區一社區干部說,“清理警官公寓的樓道堆積物那天剛好下大雨,社區干部冒雨清理樓道堆積物,勞動場面感染了居民,很多人主動參與到衛生清掃之中。除了居民參與,我們的共建單位市行政執法局、市公安局、市中級法院、市種子公司等都很支持創衛工作,有的提供除草機、有的派人幫助清理雜草……”
青春路社區干部胡軍艷說:“多虧了居民的理解、配合,共建單位的支持與幫助。目前,轄區內250多個樓道堆積物的清理工作大部分順利完成。”據介紹,青春小區中1棟是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老宿舍區,因為住宅年代久遠,再加上住戶搬家和流動頻率較高,很多雜物都“換了主人”。原來的戶主一是懶得清理,二怕隨意丟掉承擔責任,久而久之,垃圾雜物越堆越多。前幾天,社區居委會將該小區門口有亂堆放現象的居民集中起來,給雜物來了次“對號入座”。無人認領的雜物由居委會負責清理,現任住戶的雜物由各家各戶限期處理。“那里的住戶基本上提前自行處理,讓我們省了不少精力。”胡軍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