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越來越多人參與,環境越變越好,覺得值!”
“管好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不出口臟話;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不亂堆亂放……”這是最近城東街道人民東路社區流行的一首“創衛歌”。上個月,社區居委會主任鄭躍進將社區的居民守則改寫成了這首“創衛歌”,還專門請人譜了曲,在社區每個樓道里進行推廣。出乎意料的是,這首看似有些“土”的歌竟然火了起來,不少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都學會唱,還有熱心居民特意拿出二胡、笛子為他們伴奏。
“創衛歌”流行背后的轉變
鄭躍進說:“這首歌的流行是創衛意識深入人心的結果。”這位社區老書記每年都帶著社區居民創衛。“而如今居民們都意識到了創衛的重要性,個個都有決心把創衛工作長期堅持下去。”
這樣的創衛決心開始是由社區熱心居民帶動起來的,而在帶動創衛的同時他們自己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從6月初,每天早上7時40分和下午4時,58歲的辛桂蘭就會上街督察勸導。她的巡邏范圍是人民東路上的汽配街路段,是原本衛生情況最不理想的路段之一。“開始的時候,沿街的店面業主都愛理不理,不但不來幫忙,反而覺得我清理路邊衛生是多管閑事。于是我看他們越不高興就越掃得起勁。”
時間一長,情況開始轉變。辛桂蘭的堅持得到了沿街業主們的感謝和支持。7月8日的社區創衛協調會上,汽配大樓的經營戶們都拍著胸脯稱,保證讓自己的門前干干凈凈。
如今,辛桂蘭每次出門督察都大大方方的,逢人便招呼,“現在人人知道創衛,我的感覺就不一樣啦,巡查時覺得特別光榮。”更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其他居民看到后也主動加入到他們的隊伍。居民朱蘭榮和金鳳梅就是后來的加入者。
酷暑巡查,值!
到目前為止,加入到創衛督察巡邏隊伍的居民已經有64人,既有黨員也有普通居民。鄭躍進為此排了一個巡邏時間表,并把他們稱為“70861部隊”,因為大多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
除了督察勸導,居民也對創衛提出自己的意見。65歲的吳文龍每天到青春路和勝利北街的路段督察。他發現青春路上的果殼箱很少,這給行人扔垃圾帶來了很多不便,囑咐記者一定要幫忙反映:“居民的創衛意識正在提高,希望創衛的硬件也能跟上去。”
最近天氣持續高溫,但是這些熱心的居民們仍然每天外出督察巡查社區和街道的路面衛生。雖然這活兒又熱又累,每天都要因此洗好幾個澡,但是他們都很樂意:“因為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創衛,看著我們的環境越變越好,心里覺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