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區上下聯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對于創衛,近來在網絡上也看了許多網友關于“創衛”的議論,盡管褒貶不一,但絕大多數的網友對“創衛”持肯定和支持態度。我認為,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證實了政府此項決策是正確的,是得人心的。
在此我想說兩句:創衛留給了我們什么?也許這個問題已經有人提出過,我想說:創衛留給了我們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不管是走在城區還是小鄉鎮,無論是城里還是鄉村,到處都是一個美好干凈的環境,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記得小時候唱過一首名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這首歌,現在是走在鄉間的水泥路上,路邊的花草和樹木時時向行人致意;在鄉村是花兒更紅了,綠葉更綠了,房前屋后干凈了,路上垃圾沒有了,農民的摩托更亮了。
國內許多城市“創衛”工作的實踐表明,“創衛”對于提升一個城區的整體形象,改善民生和投資環境,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正如周維亮書記指出的:“抓‘創衛’,就是抓經濟發展,就是抓環境優化,就是抓民生改善。”婺城行政區劃調整以來,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浙中西部城市的核心城區,城區變大了、人口變多了、房屋變高了、經濟增長了……但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的城區管理水平還不高,臟亂差的現象比比皆是;市民隨地吐痰、丟垃圾、隨意穿插馬路等隨處可見,文明素質還有待提高。正因如此,區委區政府著眼城區發展的需要,才下定決心以“創衛”這一載體,全力改善城區面貌,提升市民素質,打造一個新的城區“名片”。
毋庸諱言,“創衛”在推進過程中,對市民原有的一些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沖擊和改變。例如,道路的改造,給區民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對小攤小販的清理,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等,一些領導干部也感動創衛壓力大等等。但正像跑步一樣,過了缺氧期就順暢了,當我們創衛成功后,城區管理上了檔次,就會輕松些,市民生活也舒坦些。應該說,經過全區上下的努力,目前,我們的“創衛”工作已取得效果和效益是有目共睹的:看著干凈整潔的街道、小區、公共場所,我們的心情舒暢多了!我們應該感謝“創衛”,因為今后我們將不再受漫天的灰塵所迷蓋,不再受滿地的垃圾所刺鼻,不再受刺耳的噪音所鬧心,不再受無孔不入的“牛皮蘚”侵擾……這一切,都是“創衛”所帶來的收益和“福利”。而我們——這個城區的主體和主人——“創衛”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我們應該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支持和參與“創衛”!
在“創衛”的過程中,區委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許多一線的環衛工人和街道社區的干部為大家舍小家,不辭辛勞,沖鋒在前,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他們,是我們應該感謝的對象。正是有了黨委政府的高瞻遠矚、英明決策,正是有了這些基層勞動者的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我們才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環境!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創衛”還留給了我們所有干部職工一個團結協作的精神,一個在艱苦面前不低頭,在挫折面前不氣餒的優秀品質。如果這樣的品質再流傳再保持,那我們的家園就更美,人也更美了,我們就更有信心把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