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預防針” 甘做“調和劑”
不久前,當城中街道青山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居民王某家時,他的心情已經“多云轉晴”,不再像幾天前那樣怒氣沖沖,并不斷向社區調委會干部表示感謝:“沒有你們的協調,我的事不會這么快解決。”
原來,王某與開飯店的何某是鄰居,因為經營關系,何某經常將一些物件堆放到王某家門口,王某多次進行干涉沒有結果,雙方由一點小事激化成了矛盾糾紛,在爭執中王某被何某家的廚師潑了一盆水后,氣憤不平地找到了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
在詳細聽了王某的描述后,青山社區人民調委會干部馬上趕到現場,對當事人雙方了解情況,并向附近的村民作了調查,證明情況屬實后,通過采用社會公德、鄰里和諧法律法規對雙方進行勸解教育。經調解,雙方都同意了調委會提出的和解建議,并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了字。
據了解,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要是調解一些居民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各種糾紛,其工作人員以社會工作人員和轄區內較為熟悉法律法規、司法等相關知識的居民為主。有了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一些居民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不用上法庭打官司,不僅能及時對矛盾進行調解,還省去了一大筆的訴訟費。青山社區人民調委會成以來,成功調解了多次矛盾糾紛,并被評為婺城區2007年度人民調解先進單位。今年以來,青山社區已經成功調解了6起民事糾紛,受到了居民的好評。
“我們的原則就是把社區調解與和諧社區建設結合,盡量把預測工作開展在預防前,預防工作開展在調解前,調解工作開展在激化前。”社區書記、社區人民調委會主任邵勝紅介紹說。對此,社區專門成立了一支維穩信息員隊伍,由樓道長或熱心居民兼任,每天負責把自己樓道的綜治情況上報到社區,有情況就能及時掌握。同時,青山社區也積極開展和諧社區的創建,通過黑板報、櫥窗進行相關的宣傳,并積極開展鄰居節、鄰里互動等一些活動,增進居民關系,構建和諧的社區環境,從源頭上杜絕矛盾糾紛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