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婺城衛生事業盡心竭力
|
蔡祖華的工作筆記本扉頁上記著這樣一句話:致力于為社會發展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致力于全民健康生命全過程的預防保健。蔡祖華說:“這是中國公共衛生的宗旨,我覺得特別好,就記在每本筆記本的扉頁,時時提醒自己,將它作為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
蔡祖華先后就讀于杭州衛校、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大學研究生院。一直從事公共衛生工作,2001年5月起任婺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是公共衛生主任醫師、省血研會委員、金華市除四害協會副秘書長、省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婺城區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材,金華市第四批名醫,2008年獲“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蔡祖華從事公共衛生工作20余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不斷學習與提升的過程”。他說:“以前的公共衛生主要指傳染病以及職業衛生、食品衛生等。現在公共衛生的范疇不斷擴大,譬如慢性病、意外傷害、生物恐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等都納入了公共衛生范疇。從全國的形勢來看,自從‘非典’以后,社會對公共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對公共衛生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公共衛生工作人員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幾年前,在抗擊‘非典’工作和禽流感防治工作中,作為技術小組負責人的蔡祖華與同事積極妥善處理疫情。面對可疑病例,他們無所畏懼,曾連續多晚排查可疑病人,追蹤密切接觸者直至凌晨。蔡祖華深有感觸地說:“公共衛生要么不出事,一出就出大事,還是要注重平時的預防,注重苗頭性的問題。”
經過20多年的學習與實踐,蔡祖華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處理多起疫情和調查排除上報的多起不明原因疾病,協助政府及時調查處置多起公共衛生事件,如食品生產企業群體性疾病、企業排污水導致農民過敏性皮炎事件、誤食毒蕈中毒事件等等。作為省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成員,2006年,他又參加了全省多個公共衛生事件現場的調查處置,如嘉興的霍亂疫情、江山學校的菌痢暴發疫情、縉云的感染性腹瀉疫情等等。今年上半年,他任婺城區衛生局副局長后,又及時處理麻疹、手足口病疫情和問題奶粉事件,他說:“今后要更好地將公共衛生知識用于業務管理。公共衛生就是要為老百姓的健康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蔡祖華在工作與研究中結合基層衛生防疫工作的實際,參與國家和省級課題研究,有兩項科研課題成果分別獲金華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浙江省醫藥衛生創新獎二等獎,同時在國家級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蔡祖華現為市政協委員、區政協常委,他關注民生,積極參政議政,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開展調查研究和民主監督,如食品安全、創建衛生城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等調研,并積極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他寫的《關注農村垃圾處理,促進宜居城市建設》被評為優秀提案,他本人多次被評為政協工作個人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