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西開發區有著九峰山、寺平古村等多個景區,且農業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農家樂”旅游的優勢。如果深層次、多方位提升旅游產業的文化品位,深入挖掘鄉村建筑、鄉村節慶、農作方式、生活習俗、民間傳說等文化內涵,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產品,一定能夠在旅游市場上脫穎而出。本版特開此欄,介紹金西旅游的好去處。

去過很多次寺平,每次蹬著高跟鞋的雙腳都被那特意鋪就的鵝卵石路磕得生疼,一不小心,還會崴了腳,但是,每次去依然是興致勃勃。寺平的白墻黑瓦,隨處拾來都是沉甸甸的歲月留痕,穿過古村的拱門,便一下子換到了另一個時空。
農歷春節過后,最熱鬧的日子就是元宵。村子里張燈結彩,高聳的屏風墻映襯著燈籠的火紅,陽光的眷顧讓寺平各處的“深宅大院”更是顯得紅紅火火。
村支書戴維平告訴記者,早在明朝初年,寺平村的祖先就遷居到這里繁衍生息。祖先因為是徽州人,所以建筑風格上承襲了徽派,記者在舊村口處就發現了一幢典型徽派建筑老房子——墻高窗小門面大,內置石板天井。據了解,整個寺平古村,總共有大約20座廳堂,每座古建筑都是典雅大氣的門面配以精致含蓄的窗戶,視覺上高達10米以上的墻面與20寸左右窗戶竟然也能相得益彰。精彩的是門面上鑲嵌的磚雕,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活靈活現,還有構圖生動、雕工精細的著名戲劇片段插圖。再如“鯉魚跳龍門”、“九獅搶球”等磚雕圖案,雕刻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村莊的祖先是按照“七星伴月”的地形圖景來規劃自己的家園。一股從山上下來的水環經該村,使得整個村莊都是活水,村中央則是“七星伴月”的月塘。祖先選擇這樣的規劃,是希望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戴氏宗祠是村里的另一大特色,“百順堂”、“崇厚堂”和“基順堂”、“立本堂”等建筑在選址和建設上都凝結著當地文人學士、民間匠人的智慧和心血。如“基順堂”位于該村東北龍丘山上,正門外便是跌宕起伏的地貌,意為“彎月拱星”。“立本堂”的建造則與“基順堂”相呼應。它依地形而造,正廳比前院高,后堂比正廳高,前后為九級石板臺階,這印證了古人“九九歸一”、“步步高升”之意。而“崇厚堂”門面上的浮雕九獅搶球,堪稱磚雕精品,其墻角的八仙過海石刻,更是巧奪天工。
對于這些古建筑,生活在寺平的村民們都已經逐漸達成了保護共識,戴維平介紹,村集體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已經投入了20多萬元用于修整古建筑。而依托古建筑而開發的農家樂旅游給這個古老的村莊更是注入了新的活力。戴維平告訴記者,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寺平村的農家樂旅游收益就不錯,截至農歷正月十五,寺平古村共接待了游客約20000多人次,游客多為本地選擇自駕游的游客,另外來自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游客也不少。戴維平說:“原本以為金融危機中,出游的人應該不多,沒想到今年春節的人氣竟然讓人驚喜。”
走過了寺平的村頭巷尾,每一處都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讓人覺得漫不經心,卻給人一種蠱惑的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