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實話 談實情 求實效
昨天上午,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他們是婺城區政協教文衛和文史委的委員們。利用出席區政協二屆三次會議的間隙,委員們來到區民工子弟學校,與小學生們來了一次“零距離”接觸。
在認真聽取了學校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和建議后,委員們又實地察看了教室、食堂,并和小學生們親切交談,現場解答了小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為他們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在兩會期間,參加這樣的活動,還是頭一回。”區政協委員賀爭怡說,希望社會各界一起來關心民工子弟學校,把它建成外來民工子女的學習樂園。
會風見政風。在今年的“兩會”上,“會風”的轉變生動地展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2月18日上午9點,某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現場。
“我覺得,去年的工作成績顯著,振奮人心……”一位代表拿過話筒,“例行公事”說了幾句套話,沒想到馬上被身邊的另一位代表輕聲打斷:“這個我們都知道,還是說點別的吧。”于是發言的代表也不再“客氣”,話鋒一轉,馬上開始“挑刺”……
無論平時工作有多忙,但在眼下,參加好會議、履行好職責才是最重要的——這是與會代表、委員們的心聲。區人大代表、金華市興華皮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志勇告訴記者,他是推掉了與公司一個重要客戶的商談機會來參加兩會的,希望能在“兩會”上聯合更多的企業家,一起共謀渡過金融危機的對策,也希望政府能夠出臺一些政策,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文風樸實”的特點,在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時也一再被提及:談成績實事求是,說問題不回避掩飾,用百姓的話來說,是“實打實”的。
不少細心的代表、委員還發現,政府工作報告在指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時,絲毫沒有遮掩和回避:“發展形勢嚴峻”、“比較嚴重”、“問題突出”、“不少差距”、“有待提高”等字眼,讓人感到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具有的務實態度和踏實作風。
政府工作報告講得“實”,代表、委員們發言也同樣“實打實”:
“我覺得搞好村莊整治,飲用水改造就是眼前最實際的民生問題。”
“我們要多到基層去,多聽聽群眾的呼聲,坐在辦公室里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面對眼下的困難,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企業要多想辦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共渡時艱。”講實話、談實情、求實效的討論場景,在今年區“兩會”會場上比比皆是。
作為連續三年參加區“兩會”報道的記者,在我們的記憶中,過去在代表團或小組的討論會上,一些代表、委員總是正襟危坐,神色肅然,發言時拿著講稿,一字一句咬著念。一些代表委員開口第一句話往往是“我是來學習的”,“匯報”是使用頻率很高的詞。今年很多代表委員幾乎沒什么開場白,那邊話音剛落,這邊就直奔主題。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勇于發表和堅持個人見解,樂于交流碰撞。會場里不時響起掌聲、笑聲和爭辯聲。
“在參加小組討論時,的確感覺到大家發言時,官話和套話越來越少,提問題越來越‘頂真’,甚至有點尖銳。”區人大代表、水務局局長吳國建對此深有體會,“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尤其受關注。”
困難人員幫扶、農民工社會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點擊一份份議案、建議和提案,代表、委員們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顯露無遺。
文風的樸實,會風的求實,折射的是作風的踏實與務實,以及代表、委員們的殷殷為民之情。而這一切,也正是他們身后60多萬婺城人民希望并且樂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