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式”操作 “網絡化”調處
日前,蔣堂鎮蓮塘村村民洪某因搭建臨時用房與鄰居發生了矛盾,事件發生后,該村及時對雙方進行勸解,并成功調處該糾紛,使兩戶握手言和。
這是蔣堂鎮自年初建立“矛盾糾紛、信訪調處‘規定動作’制度”以來,由村級治調組織成功調處矛盾糾紛的案例之一。今年初,該鎮從著力打造和諧蔣堂出發,在實施“有糾紛就化解、有矛盾就調處、有訴求就落實、有信訪就勸導”維穩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維護社會穩定方法,結合實際建立了“矛盾糾紛、信訪調處‘規定動作’制度”,實行“鏈條式”操作和“網絡化”調處新舉措,目前該辦法開始取得初步效果。
據介紹,“鏈條式”操作就是指在應對農村矛盾糾紛時,采取排查、分解、調處和督查四個工作步驟,各步驟環環緊扣,做到圓滿結案;“網絡化”調處就是充分發揮鎮、村干部深入群眾的優勢和基層調解的作用,建立村級、基層派出所、鎮司法所、鎮政府“四梯級調處網絡”,實行上下聯動開展維穩工作。工作中,結合農村工作指導員周三下村住夜制度,確定周三晚上為“每周調處夜”,由村治調組織成員及鎮駐村指導員,召集當事人進行“坐堂”調處,及時調處各村所排查的矛盾糾紛;以基層派出所和聯防協警為主體,每十天組織一次農村治安糾紛的“每旬調處”;鎮司法所對村、所調處未結的矛盾糾紛,每半月組織一次“半月調處”;鎮政府開設農村矛盾糾紛“特別調和庭”,確定每月第三周周三為“開庭日”,由各管理處主任、聯系領導參加,對“一村二所”調處網絡調處未結的矛盾糾紛及訴求、信訪事件進行調和調解。
自推行“矛盾糾紛、信訪調處‘規定動作’制度”以來,該鎮維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共排查出矛盾糾紛4起,群眾訴求1起,全部得到及時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