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34年從教生涯,他擁有了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中小學千名骨干校長培養對象、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員、浙江省特級教師等多項榮譽。當多數人以升學率為主要抓手時,他卻關注學生個性、學生非智力發展,切實推行素質教育。他,就是婺城區人大代表、金師附小教育集團校長徐錦生。
“非智力發展就是重視非智力因素在人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動學生良好的興趣、情感、意志、習慣、個性等非智力因素品質和智力品質的和諧發展。”在長期從教過程中,徐錦生提出了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的理念。按照這個理念,對待老師,他用感化、激勵等非智力手段,實施學術成績激勵機制,培養學術型的教師;對待學生,他堅持以素質教育和拓展學生發展空間為主線,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擔任蘭溪市永昌區小學教研員期間,徐錦生一直致力于促進整體素質提高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擔任金師附小校長以來,他的非智力因素情懷不變,繼續引導教師走從事教育科研這條道路,強調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并申報立項了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優化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其成果于2005年12月獲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一等獎。
在徐錦生看來,學生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分數更重要。他提出了教育教學管理的“八字方針”,即“興趣、方法、習慣、能力”。他強調,興趣的激發比分數重要;習慣的養成比分數重要;方法的掌握比分數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數重要;個性的張揚比分數重要。
教育理念上,徐錦生推行非智力教育的素質教育,而在管理方式上,金師附小教育集團采用“名校+新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實行管理一體化,師資統一調配,旨在盤活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在這些先進理念的帶動下,金師附小先后獲得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全國先進手拉手聯誼學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非智力因素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徐錦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全社會都來關心關注學生素質教育,以教育為陣地,培育文明和諧的道德風尚。他提出的要關注引進人才的管理、培養和使用,以及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的關鍵是提高農村教師的素質等建議,都得到了教育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