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地方戲

左圖:白燕升暢談金華戲/右圖:精彩演出

精心化妝
5月28日,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與《戲苑百家》欄目組走進婺城區湯溪鎮寺平村,在該村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戲臺里,切身感受了婺劇粗獷、明快、自然的傳統魅力,以及金華市青年婺劇團演員們的風采。
婺劇,發源于浙江金華,擁有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于土生土長在農村,其藝人多系農民出身,因此婺劇俗稱“金華戲”。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集市、廟會演出,后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浙江婺劇實驗劇團成立,并發展成為浙江婺劇團,對婺劇的傳統藝術進行更為系統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至80年代初,婺劇已有劇團十二個。2007年6月8日,浙江省婺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日益重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婺劇越來越受到群眾歡迎,婺城區各地紛紛開展“送戲下鄉”活動,讓農村群眾享受到藝術的盛宴。“婺劇的藝術呈現出一種情與景的融合,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古戲臺上表演一出出古戲劇,比在大劇院里來得更親切。你看,老百姓們看得多么專注,我們觀眾和演員就在這原汁原味的藝術氛圍中獲得了一種默契,并共同完成了一次審美活動。這是十分美妙的事。”現場觀看了婺劇《三請梨花》后,白燕升激動地說。他表示,將進一步推廣婺劇,讓更多人感受到“金華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