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見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艾克醫院院長,我國著名中醫名家周超凡教授學生,在中醫抗腫瘤治療中自成一派,影響日益擴大,在國內嶄露頭角。2005年開始當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2006年承擔國家中醫治療胰腺腫瘤診斷標準的制定;2007年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論文及中醫治療腫瘤等論文相繼在國家一級專業期刊發表,并著有約40萬字的《周超凡臨證用藥經驗集錦》。 2002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實驗證實,金華艾克醫院用于臨床治療的一組抗腫瘤藥物,具有抗基因突變、制止腫瘤細胞生成、調節免疫方面的作用; 2002年,由孫尚見醫師支持研制的抗腫瘤產品獲得浙江省優秀科技成果獎; 2003年5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證實,金華艾克醫院用于抗腫瘤的幾大組方,對“Lewis肺腫瘤細胞、SMMC-7721肝腫瘤細胞、HL-60人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細胞、SCG一7901胃腫瘤細胞、HCT-116結腸腫瘤細胞生長,具有顯著抑制率”(摘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試驗分析報告)。再一次證實,其組方對肺腫瘤、肝腫瘤、淋巴腫瘤、胃腫瘤、結腸腫瘤等具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倒灌中藥決勝負
在我省那么多醫生中,能夠用中草藥醫治腫瘤,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非常少。為啥少?難啊!
對于我們今天報道的孫尚見醫生來說,到他這里來的病人,很多是走投無路最后才轉來的,如果說每一位腫瘤病人都是一道難題,那么,孫醫生面對的就是難題中的難題。
但是,有確切的數據可以證實,從孫醫生手上起死回生的病人確有不少。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會長、浙江省政協常委張承烈先生曾經說過:"腫瘤不是易治之癥,也不是不治之癥,腫瘤是難治之癥。像孫尚見這樣的醫生,就是10個病人中被他治好一個,我們也要充分肯定他。"
“我是支持孫尚見的,永遠都支持他。當年李大鵬(浙江康萊特藥業董事長)也有很多人非議他。我就堅決支持他。要攻克腫瘤這樣的難治之癥,別人要找個借口攻擊是很容易的,但李大鵬、孫尚見他們的努力是利國利民的。孫尚見醫生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臨床治愈了大量的腫瘤病人,這是個奇跡!”
由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精神壓力都比以往要大,煙酒過量(特別是烈酒過量),食物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油膩,缺乏運動等等原因,腸腫瘤的患病率上升很快。就在我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省就有許許多多腸腫瘤患者在苦苦掙扎。但愿我們這篇遲到的報道,能給他們帶去生的希望。
•編輯•口述: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艾克醫院院長孫尚見。采訪:單友良
腸腫瘤在艾克醫院里占到的比例不是很高的,我們看得最多的還是肝腫瘤啊、肺腫瘤啊這些,不過最近幾年腸腫瘤是在多起來呢,印象中好像經濟發達的地方多一點,上海、杭州、溫州、寧波、紹興啊這些地方,喔,是的是的,我想起來了,這個腸腫瘤這幾年確實是多起來了。直結腸腫瘤到我們這里來看的,都往往是比較晚期了。當然也有早期到我們這里的,我們都馬上催他們到省里的大醫院去把手術做掉,早期的、位置好的,手術成功率高。
腸腫瘤的發展速度有的很快,有些呢,是病人拖延,往往發現時已經淋巴結轉移、肝臟轉移;有的檢查時還沒轉移,手術打開時,發現已經擴散、轉移了;有的靠近肛門,腫瘤不好切,很多人也不愿做人造肛門;有的手術切除了,又復發了,肝臟、淋巴結轉移了,有腹水了。我認為,治療腸腫瘤中草藥的療效還是比較可靠的。對病情嚴重的腸腫瘤病人,連東西都已經不能吃的病人,我們就用灌腸的辦法,就是把煎好的草藥汁用灌腸器,從肛門里或人造肛門里灌進去,有的灌了一個星期大便就出來了,大便出來后病人一般就能吃東西了。用這個灌腸法治療腸腫瘤,是我們的獨創的,很多腸腫瘤病人通過灌腸,起死回生。
2004年3月21日,紹興市抗腫瘤協會召開大會,參加的有醫學界的領導、抗腫瘤明星、腫瘤患者,會議就要開始的時候,我從前門走進去,看到原來的省衛生廳廳長張承烈先生在向我打招呼,就想走過去和他握手,結果突然跑上來一位中年婦女:“孫醫師,孫醫師。”一把將我的整只手臂抱住,說:“沒了!”我一聽,以為是她的什么人在我這里看過病去世了,我說:“稍等。”她又說了一句:“都沒了!”“什么?”我聽不明白啊。“我復查過了,腸里、肝里、淋巴結里的腫塊都沒了!孫醫師,你忘記了?你那里我來了兩次啊。”她說她是腸腫瘤,吃了我們8個月的中藥,經復查腸里、淋巴里都沒了,原來大便有血,拉了又想拉,現在這些癥狀都沒了,“孫醫師,我是來謝您的啊!”說著就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