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種植專業戶有了科技“保姆”
婺城區首個科普惠農服務站在安地成立
只要點擊鼠標,就能即時了解有關花卉苗木的信息,與全國各地的花卉經銷商洽談業務;定期可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班,得到農技專家的指導……日前,婺城區首個科普惠農服務站落戶安地鎮,該鎮千余種植專業戶有了科技“保姆”。
安地鎮是聞名全國的“中國桂花之鄉”,有以桂花為主的花卉苗木近9000畝,種植專業戶千余名。近年來,科技逐漸成為安地鎮農民致富增收的強大“助推器”,特別是在該鎮花卉苗木協會會長鮑志賢的帶動下,農戶們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日益濃厚。
“科技的作用太大了。”該鎮項村村民湯建軍說。湯建軍種有桂花30余畝,去年,因部分桂花出現枯死現象,他便向經驗豐富的鮑志賢“求助”。經過檢查,鮑志賢發現這主要是由于施肥不當所致,隨后指導湯建軍如何正確選藥、用藥。“現在有了服務站,我們學技術更方便了。”湯建軍和其他農戶紛紛表示。
據了解,安地鎮科普惠農服務站設在該鎮農業龍頭企業———金華市華安園林苗木開發公司內,總面積100多平方米,按照“一站、一員、一欄、一網”的建設要求,設有辦公室、宣教室和圖書閱覽室。今后,將定期開展專家農戶座談會或培訓活動;向農戶發放專家聯系卡,蔬菜種植專家可以為農戶提供更及時的幫助;農戶可以到這里借閱圖書,上網查詢資料。同時,建有2條10米長的標準科普畫廊,由專人負責,定期更換展板內容,面向農民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
除了幫助農民掌握種植桂花的實用技術,該服務站還將充分發揮科技專家的智力優勢和網絡優勢,加大科技研究與合作的力度,在桂花的深加工開發上下功夫。“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培育篩選好的品種,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把鮮花脫水技術、香料研制技術等加以應用,提高產業效益,促進農戶增收。”作為該服務站的負責人,鮑志賢談及桂花產業今后的發展信心滿滿,他說,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升產業層次,打響屬于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