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票友鬧婺城———“弘揚民族文化戲曲大家唱”納涼晚會側記

7月23日晚上,市區人民廣場上演的一場戲曲盛宴讓婺城的戲迷們大快朵頤———當晚,由金華市劇協越劇之友社、婺城區戲曲家協會發起,義烏、蘭溪、浦江、磐安等三十多名戲曲票友、樂師友情出演的“弘揚民族文化戲曲大家唱”納涼晚會隆重上演。5縣市票友聚婺城
每到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人民廣場便成了婺城百姓避暑納涼的絕佳去處。
當晚,在廣場上舉行的“戲曲大家唱”納涼晚會吸引了過往路人紛紛駐足觀看。在演出現場,記者看到,臨時搭建的戲臺是承租來的專業演出戲臺,戲臺寬闊,燈光、音響等設備一應俱全。臺下黑壓壓的,擠滿了熱情的觀眾和戲迷。在臺前,一批舉著相機、手機不停拍照的年輕戲迷特別引人注目。
據了解,本次納涼晚會共邀請了義烏、蘭溪、浦江、磐安等地的37名戲曲票友友情出演,他們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業余戲曲愛好者。演出的內容豐富多彩,有金華本土的婺劇,有越劇、黃梅戲,也有國粹京劇。臺上,5縣市戲曲票友傾情演出;臺下,幾百名戲迷如癡如醉觀看,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伏……
“熱心”社長人人贊
活動的組織者———祝美玲是金華市劇協越劇之友社的社長。平時她經常組織社友們一起練習,看演出,組織小型演出,也因此結交了市區和周邊縣市戲曲界的很多演員朋友和戲迷朋友!敖衲晔窃絼≈焉缃ㄉ10周年,”她說,“早在去年下半年,我就有舉辦這樣一個公益性晚會的想法。”
祝美玲說,組織這場納涼晚會,不為名不為利,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晚上來人民廣場納涼避暑的戲迷朋友和市民,邊納涼邊聽曲,豐富豐富文化生活;二是希望借晚會為推動和普及民族戲曲盡點綿薄之力。
半個月前,祝美玲就開始籌備起這次納涼晚會。一方面向各地的戲曲界朋友發出倡議和邀請,聯系落實演職人員和演出劇目;一方面與有關部門溝通,落實演出場地,同時租借戲臺、音響、燈光等設備,安裝布置舞臺。她自己全額贊助了2000元演出經費,最后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讓納涼晚會正式開演了。
《十八相送》添頭彩
祝美玲的想法得到了武義、金華、蘭溪等戲曲界朋友的支持和響應,來自各縣市演員和本地的樂隊師傅,全部友情義演,不要一分錢報酬。
舞臺上,來自義烏的沈紅霞在臺上的表演贏得了如雷般的掌聲,她以一段《十八相送》掀起了晚會的小高潮,在《十八相送》中,她把梁山伯唱得韻味十足,再加上她的肢體語言,今晚的她在舞臺上成為一枝獨秀。
沈紅霞告訴記者,在登臺前,心情是又激動又緊張。去年她也來過金華市區唱過戲,但面對那么多觀眾還是第一次。為了這次演出,她還專門在家里對著鏡子練習了多次。她說,她此行來金華市區參加演出,一是因為金華市區的文化氣氛濃厚,匯集了很多戲曲界的老前輩們,可以取取經,更重要的一點是戲迷自發舉辦戲曲納涼晚會推動民族戲曲的普及和發展,作為戲曲愛好者,理應無條件地全力支持。
臺下觀眾喜登臺
當晚廣場的長椅上坐滿了納涼的市民,吹著涼風,聽著小曲,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你方唱罷我登場。當晚,各地的戲曲票友們都紛紛登臺秀出自己的拿手絕活,臺下的觀眾們也都躍躍欲試。75歲的裘小花老人也忍不住攜81歲的老伴倪恒元上臺露了一手,唱了一段《梁!分械摹稑桥_會》。
炎炎夏日,納涼晚會為夏日的夜空增添了不少光彩,正如祝美玲所言,我們群眾自娛自樂,在這些活動中這一角色大家都得到了快樂,在快樂中我們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散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