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白龍橋鎮臨江村小廣場上,數十位老人在齊跳老年健身操;每當華燈初上,小廣場上更是熱鬧,村民們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打籃球……這是近兩年臨江村積極創建村級體育俱樂部,提倡全民健身,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喜人變化。
“只要天不下雨,我們就到廣場上跳;天要是下雨,我們就到老年協會樓上或者我家跳�!贝迕穸徘嗲嗾f。每天傍晚音樂一響起,村民便紛紛走向小廣場,開始跳舞。
杜青青是村里第一批跳集體舞的“舞民”。她說,去年10月,村幼兒園老師尹敏要辦一個舞蹈班,教大家跳舞,她覺得這事挺有趣,于是就去了。“想不到幾個月之后,學員就從原來的十來個人發展到了100多人了�!贝迕裉K丹飛說,為了大家跳舞有個好場所,村里建造了800平米的小廣場。
來自江西上饒的務工者汪禮芳,幾乎天天都來“報到”,她說:“哪天不來,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汪禮芳就在附近的工廠打工,有一次看到農村廣場上有這么多人在跳舞,覺得特別有趣,于是就在旁邊看�!耙婚_始因為怕舞步跟不上,所以不好意思進場。十來天后,自己覺得舞步跟上了,也就敢進場跳了。”在汪禮芳帶頭下,一直在旁觀望的其他外來務工者也紛紛加入了這支隊伍。如今,汪禮芳還帶起了徒弟�!白钪匾氖峭砩隙嗔艘粋€休閑的地方,不用整天悶在家里發愁了�!蓖舳Y芳說。
據了解,今年臨江村投資7000元新建了一個標準的水泥燈光籃球場,置辦了16件健身器材,購買了4張乒乓球桌,建起了婺城區第二個村級體育俱樂部,吸收了800多名會員。如今,臨江村總共有15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地,人均體育活動場地已達到1.5平方米以上。腰鼓隊、舞蹈隊、乒乓球隊、籃球隊、羽毛球隊、老年健身操隊和龍頭會等7支文體隊活動豐富多彩。5月4日,村里組織了慶“六一”文藝晚會,表演了新疆舞、腰鼓舞等18個節目;6月7日,婺城區三農藝術團“送文化下鄉”活動中,臨江村的乾隆扇獲得觀眾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