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花卉苗木栽培歷史悠久,北宋年間,羅店鎮、竹馬鄉一帶已開始種植茶花、佛手等花卉。改革開放后,花卉種植業得到快速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傳統的花卉品種有茶花、佛手、桂花、茉莉花、珠蘭、玉蘭、玳玳等,其中用于熏制茶葉的茉莉花,1985年種植面積達542公頃,產量達1750噸。此后,茉莉花茶逐漸被市場淘汰,種植面積日益縮小。而觀賞性花卉和用于綠化的苗木種植量不斷加大,品種不斷增加,已有佛手、茶花、香花(桂花、茉莉花等)、綠化苗木、樹樁盆景和南方觀葉樹六大類3000多個品種,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竹馬鄉國際茶花物種園、安地鎮十里桂花長廊等花木基地,羅店鎮后溪河、西吳、羅大門、前店,竹馬鄉下張家、聯名,安地鎮項村、西周、文明,雅畈鎮羅芳橋、下店、壽溪等花卉專業村和一些花卉苗木龍頭企業。在強勁的市場需求刺激下,2004年全區花卉栽培面積達到3333公頃,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從業人員5萬余人。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婺城區農業的大產業。自1998年以來,婺城區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花卉之鄉”、“中國茶花之鄉”、“中國桂花之鄉”、“中國苗木(盆景)之鄉”和“中國特色種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