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拆遷保障開發 以開發推動發展
———羅埠鎮山下周舊房拆遷紀實
日前,記者從羅埠鎮山下周村舊房拆遷指揮部獲悉,從9月初拆遷工作啟動以來,山下周村遺留的88戶未拆遷戶目前已完成拆遷66戶。
一紙拆遷協議擱置了6年
站在羅埠鎮山下周新村村口,幾條寬闊的水泥路四面通達,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庭院寬闊,周圍是金西開發區啟動區里林立的廠房……這一切與六年前有了天壤之別。山下周村支部書記楊金友:“現在的山下周村才是真正的新農村。”
回顧2003年,當時的山下周村還只是個小村莊,村民的房屋布局零亂,也沒有象樣的道路。金西開發為該村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幾年來,山下周村積極響應開發,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熱潮,大部分村民紛紛拆除舊房,建起了新房,但還有88戶村民未簽協議,未拆除舊房。
今年,金西開發區為了盤活土地資源,組織實施了北區800多畝土地、東區1000多畝土地和啟動區的山下周地塊的清表工作。羅埠鎮趁著開發熱潮,緊跟開發區的開發步伐,服從整體開發建設大局,抓住機會,于9月初打響了山下周拆遷的攻堅戰。
“軍令狀”打開拆遷大局面
在拆遷工作動員大會上,羅埠鎮黨委書記陳凱進說:“我們的干部是懷著十二分的信心,堅決突破6年來的拆遷難題。”
據介紹,羅埠鎮抽調了13名工作人員參與拆遷工作,并分成了四個小組,各小組干部們紛紛立下“軍令狀”,深入到一線去現場指揮,了解情況,化解矛盾,推進拆遷安置和征遷工作。羅埠鎮鎮長陳偉明說,“我們要求整個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安排,明確任務,突出重點、難點。不完全拆遷任務,工作組絕不收兵。”
正是靠著這股耐心、信心和決心,拆遷工作啟動一個月后,工作組就完成了66戶的拆遷任務,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進一步強化措施求突破
陳偉明說:“我們要實現目標任務,必須有一支作風務實、素質過硬、敢于工作的干部隊伍,更要發揮村級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
為此,羅埠鎮黨委對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方面,要帶好頭,所謂“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能否快速推進,干部、黨員、村民代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村干部不僅要率先完成自家成員、親戚朋友的拆遷安置工作,做到不當絆腳石,合力合心做好村集體用房的工作,通過村干部的表率作用,帶動群眾的支持、參與。另一方面是主動宣傳政策。村干部處于第一線,對情況了解最熟悉,對拆遷安置工作政策比普通群眾要了解,理解深,在工作中最有發言權,所以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主動介入,認真積極宣傳政策,凸顯耐心、誠心、以真心換取村里理解、支持,且通過宣傳發動,確保拆遷工作快速推進。
確保山下周拆遷任務完成
但是,拆遷工作總是越到后期,越難實施,當前山下周拆遷安置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已處于攻堅、沖刺的階段。
“通過營造攻堅合力、嚴肅工作紀律、加大輿論宣傳,我們相信一定能夠圓滿完成任務。”陳偉明說。為了配合沖刺階段的需求,指揮部調整思路,按照一切工作服從拆遷工作,一切人員調配服從拆遷工作,一切時間安排服從拆遷工作,把思想和工作統一到了拆遷安置總體部署上來。在工作方法上,要抓“春風化雨解拆遷”的辦法,細摸底數,瞄準重點來突破,敢于碰硬敢于工作,不讓被動占便宜。在執行政策問題上,正確掌握拆遷安置政策、補償政策和相關規定,做到口徑一致,確保政策的一貫性、統一性。在宣傳方法上,通過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播放廣播和流動宣傳車等多種形式營造了強勢的輿論氛圍。
陳凱進表示,山下周拆遷安置和土地征遷工作事關啟動區塊年內完成的完善提升的主體任務,事關羅埠鎮村兩級執政能力體現的主要工作,事關金西長遠發展,開發建設的主體工作,做好這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羅埠鎮要打好這一場拆遷安置的攻堅戰,以拆遷保障開發,以開發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