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果中之珍品,世上之奇卉”美譽的佛手,是婺城區一張不可多得的金名片。然而,從規模種植,到鼎盛豐收,再到落入低谷,佛手產業對于它的從業人員來說,或許有太多的無奈何困惑,而它的發展歷程留給我們更多的反思。目前,婺城佛手的產業特色和廣闊發展前景仍吸引著不少有識之士,他們一直在困惑中努力,在反思中前行。不過,整個產業要謀求新一輪發展,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今年客戶來得特別早,往年8月份才過來,今年6月中旬已經在金華了。這不,我們合作社的佛手盆景已經賣完了,好的小盆景要賣30元一盆,大的七八百元。”昨天,婺城區新獅街道唐村紫巖石佛手合作社的田愛春告訴記者,由于當地的佛手果實顯眼、指型漂亮,適合觀賞,不僅在本地受歡迎,還遠銷蘇州、上海乃至京津等地。
這只是金華佛手產業的一個縮影。唐村是后來興起的佛手種植基地,主要以盆景佛手為主。經歷了前幾年的大起大落后,佛手產業正逐漸恢復。
10月中旬是佛手即將成熟的日子,婺城的佛手種植戶們都期盼著佛手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竹馬鄉下張家村佛手種植戶金建偉原先和下張家村的大多數村民一樣,以花卉苗木種植為業。在意識到佛手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后,于1999年開始種植佛手。但近幾年來,廣東等地開始大規模實施露天種植佛手,所生產的佛手雖然在色澤、成分以及總體質量上都遠遠低于金華本地生產的佛手,但卻大大沖擊了市場,導致佛手價格急跌。據了解,佛手以前價格最高時可以賣到40多元一斤,如今的價格大不如前。金建偉和很多佛手種植戶一樣,面臨著豐產不豐收的局面。
為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金建偉聯合了附近8個佛手種植戶,成立了金華市仙緣山佛手專業合作社,生產“金婺”牌佛手,一邊種植佛手,一邊從事佛手的深加工。一年的加工量可以達到幾百噸。通過合作發展,金建偉本人的佛手種植面積也達到了20多畝。但是,由于凍害和去年的紅蜘蛛災害,今年的佛手產量大幅下降,據金建偉估計只有50余噸,是往年的一半左右。記者在現場還看到,金建偉地里種植佛手所用的大棚也已多處開始出現損毀嚴重的情況。同時,金建偉還透露,由于缺少資金,好幾個開發佛手價值的項目一直都無法上馬,導致目前合作社仍然只能以銷售佛手鮮果為主,利潤較低。
據了解,只要有足夠的資金,金建偉的佛手產量至少可以翻一番。同時,對佛手進行深加工的項目如佛手油、佛手蜜等如果能順利上馬,將獲得巨大的利潤回報。因為合作社一直采用無公害有機種植,所產的佛手品質優良。目前,由于貸款難等問題,資金一直制約著合作社的發展和佛手深加工的繼續開展。金建偉在努力開拓佛手鮮果銷路的同時,也希望能尋找到有意開發佛手的有實力者,通過相互合作共同開發佛手,努力挖掘佛手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