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橋流動人口管理:
流水化作業+基礎信息采集+清查行動=群眾安全感
一本《流動人口居住登記簿》,由出租房的房東登記,村流動人口協管員上報,最后由責任區民警交到白龍橋派出所專職協管員完成錄入、做證后,再將《流動人口居住登記簿》和《浙江省臨時居住證》或《浙江省居住證》一同按流程及時返回。這是去年白龍橋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面推出的“流水化作業”法。經過一年多的實行,該工作法已經走上規范化的軌道,建立和完善了一村一檔、一戶一檔。
據統計,白龍橋鎮現有常住人口54064人,而當前在冊的流動人口有20085人,占了該鎮常住人口的37%。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面,白龍橋鎮專門配有1名專職民警、17名村(居)專職協管員和1名專職協管錄入員,建立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下設協調室,實行工作負責制,在重點村還建立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點),村(居)專職協管員負責13個密集村(居)出租房屋、出租店面及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和管理,專職協管錄入員負責100人以上流動務工人員規模的企業、新場所流動人口的登記和管理。
針對轄區出租房屋及流動人口居住常年底數不準的問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不斷探索實效性的工作方法,在對區域各村出租房進行細致排查登記掌控的基礎上,著力對流動人口居住密集的13個重點村2125戶出租房屋進行編號制牌,把房東姓名和出租房牌號一致起來,實行掛牌底數管理,一房一標牌,對出租房東實行一、二、三星級評定,同時,繼續深化網上遠程申報機制。使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得到了全方位的掌控和有效管理。
今年,白龍橋派出所又按照“五化三治”和打防控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婺城公安分局開展的“下基層、強基礎,訪民情、創滿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后流動人口的“返工潮”,集中一段時間,強化流動人口基礎信息采集,強力擠壓管控流動高危人員,開展研判轄區流動人口活動情況,為公安實戰服務,為黨委政府維穩決策服務。派出所所長方祖建表示,要繼續加大流動人口管理力度,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做到“村不漏棟、棟不漏戶、戶不漏房、房不漏人、人不漏項”,確保“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管得住、控得嚴”。
為此,白龍橋派出所將流動人口基礎信息采集和集聚情況排摸專項行動納入了2012年重點工作,按照已掌握的轄區流動人口聚集情況,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確定洞溪村、葉店村等一批流動人口租住較多、治安情況復雜的村(居)作為行動重點清查區域,并把每周三定為集中清查日。全體參戰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逐村逐戶上門登記,做到原有登記人員不遺漏核對,新增外來人員不遺漏登記,確保采集排摸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真實性。
與此同時,建立了基礎工作分管領導“總負責”、社區民警及流動人口協管員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把“做實、做準、做細”作為落實工作的基本標準,確保工作進展的速度和質量。轄區二環線內的洞溪村、三聯村等村是警用地理信息二期采集區域,相關責任區民警會不定期帶隊上門登記,并及時做好房屋信息、人員信息的梳理,確保常住人口登記地址和實際地址相符,避免出現門牌重號、戶籍錯誤等問題。同時,注重排查過程中對收集的違法犯罪信息進行梳理。前不久,責任區民警在洞溪村采集摸排過程中掌握到了一個以流動人員為主的盜竊團伙情況,該所集中精干力量在一出租房內成功抓獲6名盜竊犯罪嫌疑人。
流動人口基礎信息采集和集聚情況排摸專項行動為服務公安實戰提供了有效線索。3月初以來,在婺城公安分局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共派出排查警力60多人次,流動人口協管員90多人次,村干部20多人次集中清查,搗毀轄區內非法傳銷窩點35個,打擊賣淫嫖娼7起,侵財案件偵破40余起,處罰違法房東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