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泉生是洋埠鎮五四村醫務室的一名醫生,每天下班后他都會來到位于村里便民服務室的農家書屋打發時間。“以前下了班沒事只能看看電視,打打牌,自從有了農家書屋業余生活變得更豐富了,”手里捧著一本《中國十大將》的錢醫生說,“我除了可以查看醫學專業的書外,最喜歡看有關歷史方面的書了。”
五四村農家書屋建于2006年,是洋埠鎮較早設立基層閱讀場所的村子。村支書吳福蓮告訴記者,最初的藏書并不多,閱讀環境、圖書管理以及設備方便也都不規范。近年來,村里積極建設農家書屋,短短幾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記者看到,如今的五四村農家書屋窗明幾凈,書卷氣十足。占地雖然不大,但在十幾平米的書屋里藏有圖書報刊2000余冊,分設教育科技、兒童讀物、名家名作、歷史文獻以及人口健康等多個區域,還配有嶄新的書架、桌椅和電視。
錢有壽是五四村村主任,也多年擔任農家書屋的圖書管理員,他見證了五四村農家書屋的成長。他將記者介紹:“為了配合群眾的作息和時間,我們的開放時間一般是在晚上和周末,每一本書的出借都要有明確的記錄,并且為了保護圖書,孩子是不允許外借的。但是暑假快到了,我們會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和放寬管理制度,讓放假的學生也能讀到書,讀好書。”
洋埠鎮十分注重基層文化建設,尤其重視農民文化素質的提升,大力建設農家書屋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據悉,今年洋埠鎮實現24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建設全覆蓋,共藏書4萬余冊。條件好點的村子都設置了獨立的圖書室,配置書架、桌椅、電視機、電腦等設備,還添置種植養殖、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等農村實用型書籍。相應的也制定了《農家書屋管理制度》、《農家書屋借閱制度》等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各村從離退休干部或老黨員中挑選圖書管理員,實行專人管理、專人值班,全鎮共有登記在冊的圖書管理員30人。
為了不斷規范完善農家書屋,提高農家書屋利用率,每月還有一場實用的科技培訓。利用農閑時節,邀請各類專家、致富能人、合作社帶頭人等對農民進行科技文化培訓,面對面向農民傳授食用菌種植、林果栽培、生豬養殖、苗木培育等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
洋埠鎮常務副鎮長張根才一直負責全鎮農家書屋的建設工作,他說:“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在農村奔小康工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一項惠民工程,事關農民和農村的未來,扎實推進這項工程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暑期將至,為了讓農村的孩子也能有充電的地方,我們會采取一些鼓勵學生閱讀和看書的措施,讓孩子的暑期生活過的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