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農民:烈日護綠創收成
![]() |
昨天12時30分,記者在婺城區羅店鎮羅店村一片花田間看到了這個畫面:白蘭花種植戶方炳榮和妻子各在腰間圍一個編織袋,手握水管,分頭給白蘭花澆水。
方炳榮今年56歲,和妻子一起種植著10000余株白蘭花。因為白蘭花喜烈日,即使盛夏也不需用遮陽網。這也導致此花易旱,高溫天氣至少每天需要澆水兩次。方炳榮說:“像現在的高溫天氣,我和老伴基本上整天都呆在花田里了。10000余株花澆一遍需幾個小時,第一遍澆完,第二遍又可以接上去澆了!”不過,今年老方省心了不少。因為往年羅店村老電網負荷過重,給白蘭花澆水只能手工進行,“水泵等機器啟動不了”;今年,該村完成了電網改造,新電網負荷量增加了不少,老方夫婦自然啟用了水泵加皮管的半自動化澆水方式。
據記者了解,婺城區羅店鎮、竹馬鄉等地花農,像方炳榮這樣盛夏正午都需要干活的并不多。因為除了白蘭花,茶花之類的花木都會在盛夏用遮陽網進行遮蓋,無需每天多次澆水,大型樹木、盆景則較為耐旱,也只需要一至兩天澆一次水。因此,花農們大多選擇上午10時30分之前、下午3時以后給花木澆水或進行其他管理上的勞作。
記者還在竹馬鄉的一處花田中看到了幾位揮汗如雨的勞作者。他們是職業挖樹人,也是一群另類護綠者:因為他們掌握著一定技術,能在挖樹過程中最大程度保護樹木不受損,提高移植成活率。夏季是職業挖樹人的工作淡季,但也不時會有“生意”上門。昨天,竹馬鄉金店村的金廣西等三四個人就接到了一趟活,挖掘一批桂花樹。
在揮汗如雨的間隙,金廣西接受了記者采訪。他告訴記者,職業挖樹人夏季的工作時間最長,一般清晨5時30分至6時之間出門,晚6時以后才能結束工作回家。因為正午太過炎熱,大部分老板都允許他們在午飯后休息一下,一般是一個小時左右,即12時至13時之間。對于這份工作,金廣西很坦白地說:“(這活)沒什么苦不苦的,當農民的人,誰都習慣了在太陽底下干活。雖然我這活要費大力氣,可報酬也不低。像現在大夏天干活,一旦中暑什么的,老板都會負責,還有不少老板會額外給我們買些冷飲之類。”(記者 姜景芳 通訊員 樓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