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草根民星”風采系列報道6O2
“盼孝心孝舉進入家家戶戶”
——記“山山杯”孝敬老人獎獲得者商占余
今年60多歲的商占余是羅店鎮羅店村人。十幾年來,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孤寡殘疾老人鞠樂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敬老人”新的含義。
商占余曾任村生產隊會計,工作一向認真嚴謹,深得村兩委的信任和群眾的認可,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余”。退休后,他也沒閑著,現在是村老年協會的負責人之一,一直以來,他積極參與村中大小文體活動,并帶領村老年鑼鼓隊、腰鼓隊、門球隊參與各類表演。
據了解,鞠樂全是山東籍人,坎坷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四肢俱殘,晚年流落他鄉的境遇更讓其生活異常困苦。1996年,鞠樂全和老伴來到商占余家,問及是否有房子出租。見兩位老人年事已高,且手腳行動不方便,商占余便打算將自家空閑的老屋免費讓給他們居住。由于是老房子,商占余還出資5000元錢修繕房子,把土瓦變成大片的平瓦,把地面鋪成平坦的水泥地。把鞠樂全夫婦接到老屋后,兩位老人感激不盡。
在日后的相處中,商占余發現兩位老人身體不好,且無兒無女,生活著實不方便。為此,商占余及家人每周至少去看望兩位老人3次,并給他們送去日用品和食物等,有時候還幫忙整理屋子。這些舉動博得了鄰里的一致稱贊。
2004年,鞠樂全的妻子因年邁去世,商占余便為其料理后事,安排妥當。自那時起,商占余看鞠樂全老人一人孤苦,便主動開始照顧其衣食住行。他每天早晨燒好水給老人送去,然后用熱水幫老人洗臉;老人喜歡喝稠粥,商占余就早上親自起來為他熬;老人喜好下棋,商占余就攙扶老人去村里的老年活動中心與那里的老年朋友們切磋棋藝;冬天,老人怕冷,商占余為老人準備了3床棉被,有太陽的日子,就把被子拿出去曬曬。另外,他還隔三岔五為老人打掃衛生、洗衣物,長年如此。
在平時,商占余的生活過得相當樸實,舍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孝敬起鞠樂全老人,卻是非常大方。特別是去年,老人的腳開始腫爛,商占余幫他聯系退養所,租車送他到十二局醫院醫治,并拿出200元錢幫助老人解決醫療費用,出院后,還把老人接到家中繼續照顧贍養。
商占余說,也有一些鄰居對自己的行為表示不理解。但他有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的親爹親媽死得早,沒福氣讓我伺候。伺候鞠老就當是我盡一份孝心,讓他晚年也能過得安詳些。”商占余一再強調農村的老人太苦了,生活很沒保障,老人過得好不好全看兒女有沒有孝心。他衷心希望“孝心”、“孝舉”能進入家家戶戶,每一個人能拿出實際行動把“敬老”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