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全國勞模的教育情結
——記“實中杯”春泥護花獎獲得者錢瑞華
不久前,竹馬小學校長洪丹向記者提起了竹馬鄉下張家村的黨支部書記錢瑞華,語氣里充滿敬佩和感激:“很多人都知道錢書記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事跡,知道他是全國勞動模范、浙江省勞動模范……事實上,他還有一些比較不為人知的貢獻:比如,年年都捐資助學,為竹馬小學的發展出錢出力。今年上半年,他還把自己的工資存折交到了學校,說是捐給學校改善設施!逼鋵崳X瑞華為教育所付出的,遠比洪校長介紹的要多得多……錢瑞華還是婺城區“實中杯”春泥護花獎得主。
曾經的竹馬中小學校長徐培炎,至今還清楚記得發生在25年前的那件事:“為了給竹馬中小學買木頭建校舍,錢瑞華差點凍死在路上!
那是1985年冬天,當時,竹馬中小學的校舍已經成為危房。為了保證師生安全,學校決定重建校舍。錢瑞華得知此事后,主動托熟人在淳安山區聯系了一批低價木頭。之后,錢瑞華和徐培炎選了一個大晴天,開車前往淳安運木頭。未料,車至淳安山區,天空卻飄起了大雪。為避免意外,木頭一裝好車,二人立即催著駕駛員往回趕。沒想到,車行至開化華埠鎮時,發生了故障。當時天已經漸黑,二人四處打聽才知道,“修車師傅必須到衢縣找”。無奈之下,駕駛員和徐培炎相伴,跑步前往衢縣,錢瑞華則留守車上。
“因為當天是頂著太陽出發的,我們幾個人只穿了線衣,根本沒帶棉襖。等我和駕駛員帶著修車師傅趕到時,錢瑞華已經全身青紫,整個人都快凍僵了!毙炫嘌渍f,他對當時的一幕至今記憶猶新。而對于錢瑞華來說,“差點凍死”的經歷的確不容易忘記,但他更愿意向記者講述在艱難中遇到的小驚喜:“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當天車行至開化,我們在路中間看到了幾根大木頭,應該是之前經過的車子掉落的。我和徐校長都很高興,下車將那幾根木頭搬到了自己車上……”
正是因為這樣積極、樂觀的心態,1996年,錢瑞華再次“大包大攬”了聞裕順小學的建造。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有明顯成效,許多村辦小學的生源變得很少,而且校舍破舊、設備落后的情況較多。于是,錢瑞華再次忙開了:他決心在下張家村重新建一所小學,“讓自己村里的孩子和附近方下店村、聯民村的孩子集中到新學校上學”。為了建設新學校,錢瑞華上跑政府部門、下跑村民家中,又是申請捐助、撥款,又是開展集資,最終湊出了50余萬元,將小學順利建成。由于建校資金中,一位姓聞的港胞捐款10萬元,該校遂命名為“聞裕順小學”(2003年該校并入竹馬小學)。
對此,錢瑞華的家人私下告訴記者:“當年建造‘聞裕順小學’時,錢瑞華申請審批了集體土地做地基,又自掏腰包雇人平整土地。學校開始建造了,他又一次次捐錢、捐綠化苗木,‘扔’進去近3萬元!
除了在學校設施建設上出錢出力,錢瑞華同樣關心孩子的上學安全問題。2003年,竹馬鄉所有村辦小學都并入竹馬小學。許多村因距離竹馬小學較遠,家長們不得不天天親自接送,或者幾戶家庭湊錢雇“微型車”往返?吹竭@樣的現象,錢瑞華擔心了:“家長自行接送費時費力,‘微型車’屬非法營運,安全堪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錢瑞華一次次跑公交部門,最終爭取到為竹馬小學配備了兩輛學生接送車。不久,當他得知乾西小學的學生面臨同樣困擾時,又一次“自告奮勇”,為金蘭中線沿途村莊的孩子“討”到了一輛公交接送車。
面對自己為教育所花的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錢瑞華始終覺得理所當然。他說:“我小的時候,教育資源太缺乏了。我從一年級讀到六年級,換了六所學校,每次都是因為校舍有了其他用途,停學不辦了,只能換學校。加上家里條件差,六年級沒畢業就綴學了。后來,到部隊當兵參加培訓,才提高了些文化水平。自己的經歷讓我堅信:一個學校能造就一代人,只有學校辦好了,未來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