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容村貌日益優美 文化生活豐富多采
今年,白龍橋鎮迎來“復評年”,省級中心強鎮、省級體育強鎮、省級文明鎮等一系列稱號都面臨新一輪復評工作。在文明創建工作上,白龍橋鎮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破解群眾困難,創建了一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和諧家園,以扎實的工作迎接省級文明鎮復評——
為進一步推進全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區考核驗收組人員紛紛下村下企業,對去年申報區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進行驗收考核。7月30日,由區委宣傳部、區委組織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考核小組一行來到了白龍橋鎮,對申報區級文明村、文明單位的下楊村、上邵村、后童村、讓長村、王路蕩村和浙江信陽有限公司進行考核驗收,也掀起了白龍橋鎮備戰省級文明鎮復評工作的序幕。
人手一份文明單位、文明村考核評分表,考核小組一行首先來到了下楊村,遠遠地就聽到下楊村辦公大樓里傳來婺曲聲聲,時而婉轉時而高亢,熱鬧非凡。走進一看,原來村老年協會的大爺大媽們正敲著鑼打著鼓唱婺劇。下楊村是個有1200多人口的大村,農村電網改造、下楊至周家的聯村公路、下楊村甲等衛生服務站均已建成投入使用,休閑廣場也在準備動工中。
在隨后的考核之行中,上邵村的廣場舞、后童村的腰鼓隊、讓長村的太極拳、王路蕩村的健美操表演都讓考核小組成員們看得頻頻點頭,連聲稱好。考核小組對照文明村考核評分細則中要求的“九好”原則進行了一一考核打分,并呼吁各村繼續加大文明建設力度,重點提高村民素質,多樹立一些身邊的村民典型,通過創建,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質和創業意識,從而全面實現“兩富”。
最后一站,考核小組來到浙江信陽有限公司,對公司開展的一系列服務員工的舉措豎起了大拇指,希望公司能寓教于樂,將文明建設融入活動當中,打造文明、和諧企業。
回顧白龍橋鎮文明創建工作開展歷程,早在2002年,白龍橋鎮就提出了“創經濟強鎮、建文明集鎮”的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走文明強鎮之路,成立了由鎮長親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制定了《白龍橋鎮創建省級文明鎮實施方案》,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檢查、考核、獎懲制度,切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錢辦事;大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普宣傳教育,以鎮農民文化引導團為主體組成的文藝宣講團,用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向群眾開展宣講;并始終把“生產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抓優扶強、結構調整、有效投入等手段,經濟繼續保持了健康有序的發展勢頭,經濟運行狀況良好,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農村面貌明顯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開展創建活動以來,白龍橋鎮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法制意識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社會治安實現穩定好轉,農村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在新的征程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9年,白龍橋鎮通過層層驗收,終于被評為省級文明鎮,然而白龍橋鎮黨委、鎮政府毫不松懈,依然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堅持創新與落實并重、鞏固與提高同步,大力推進文明鎮創建,切實提高全鎮廣大群眾文化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通過廣泛深入的創建活動,全鎮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穩定,鎮容鎮貌日益優美,科教文化事業持續繁榮,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社會風氣和環境面貌不斷改進,實現了精神和物質兩個文明建設的雙豐收。
截至目前,白龍橋鎮葉店村已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全鎮已通過市級文明村驗收的有7個、文明單位7個,區級文明村驗收的有16個、文明單位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