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開始,村里要給我們60歲以上老人發養老金了,聽說,從今年的每人每月160元生活補貼,提高到每月300元,年紀越大的越多。”這些天,白龍橋鎮葉店村的老人們聽說這個消息,雀躍相傳。“老年人補助年年漲,生活在葉店,幸福指數是越來越高。”75歲的村民葉金虎笑著說,他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重身體。
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漂亮的別墅鱗次櫛比,房前屋后更是綠意盎然。走進葉店村,總能給人這樣的印象。2006年,葉店村抓住區位和人流集聚優勢,大刀闊斧地開展舊村改造,村民們以往住的破舊散亂的老房子逐漸被整齊劃一的小別墅替代了。“我們雖然沒了土地耕作,但從此有了房租經濟。”不少村民們開心地說,坐在家里就能收錢,這日子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葉兆寅告訴記者,村里95%以上的村民都可以說有了百萬資產,全村的房租收入一年都能有1000多萬元。
更為可喜的是,通過舊村改造,葉店村騰出可利用土地6000多平方米,集體收入增加了1300多萬元。而葉店村有600多戶人家,舊村改造工程浩大,涉及到眾多農戶的切身利益,但是,迄今為止該村都沒有發生一起大的矛盾糾紛,保持著“零信訪”紀錄。葉兆寅稱,做到這點,得益于村兩委嚴格按照《葉店村舊村改造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辦事,所有人一視同仁。
“村集體有錢才好為民辦實事。”這些年,葉店村陸續投入大筆資金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改善農村環境,最多的一年投入了600多萬元,目前每年還會投入部分資金進行硬化、綠化、亮化等提升工程,村民的生活條件也隨之發生了質的改變。全村600多戶人家裝上了數字電視,而相關的費用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每逢重大節日,村里還會出資籌辦各類文藝活動。明年,村里還將投入180來萬元,為未成年人建立科普館,讓村里的孩子也能有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在投入的同時,葉店村又大力興辦市場,發展物業經濟,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葉店綜合市場的超市部分已于8月初開張營業,總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這里一年就可為村集體增加170多萬元的收入。如今葉店發展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止。“葉店綜合市場已經運作,接下來,我們還準備投資1500萬元左右興建80畝的倉儲物流中心,為婺城新城區的商貿廣場進行配套,目前,圖紙已經出來,進入報批階段,預計明年初可開工建設。”葉兆寅告訴記者,這80畝土地每個村民都有股份,見效后,大家都可以分紅。他還信心十足地說道,按預期計劃發展下去,從2014年開始,村集體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村民的收入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據了解,村里還為40多位村民創造了就業崗位,保潔員、巡邏員、市場管理員、綠化管理員……這樣的服務隊伍在葉店是越來越多,他們就跟在公司里一樣,上班、工作、下班,領全額薪水,有規范的管理制度,而工資全部都從村集體經濟中撥出。葉兆寅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真正成立公司,讓村莊管理“企業化”,由公司來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而所有的村民都是股東,都可以分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