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橋鎮的4個社區雖起步相對較晚,各自情況又有所不同,卻做出了各自的特色,社區建設成效明顯。”8月14日,在白龍橋鎮社區交流學習會上,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社區有5700多戶籍人口,老年人占了26%,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經過近兩年的籌備,今年4月底終于成立了老年協會,由老年人自己管理和服務自己,已舉辦了老年文藝匯演、棋牌比賽等多項活動,深受老年人歡迎。目前,全區10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華電新村社區是其中之一,也是白龍橋鎮唯一一個,動工準備就緒,我們要保質保量完成,力爭做成示范中心。”華電新村社區主任闕梅生介紹了自己社區上半年在為老服務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相鄰的華核新村社區,更多地是在人性化、細節化服務上下工夫。雞鴨散養造成環境衛生差的問題一直未有好的解決辦法,尤其是春節前夕居多,針對這一特點,今年該社區采取了更為人性化的辦法,給養殖戶在春節前后留出了1個月的飼養時間,同時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要求圈養,正月十八一過,所有雞鴨一律要求自行處理,見效十分明顯。而且,今年社區還特意安排了2名會維修家電的人員作為網格服務員,為居民提供了很多家電維修方面的服務。上半年,社區為房屋漏雨的住戶維修了46戶。“雖然瑣事很多,我們工作人員辛苦點,但感覺到與居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社區書記潘雙奇表示。
而對兩個才成立一年的金奧社區和玉龍社區來說,雖然是“后起之秀”,但也是卓有成效。兩個社區都扎實做好前期的居民調查摸底工作,建立居民檔案登記庫;對轄區黨員進行登記,成立了黨支部。同時,積極開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辦好為民實事,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活躍社區文化生活,打造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
然而,金奧、玉龍兩個社區又有各自的側重點,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中,金奧社區位于婺城新城區,居民小區硬件環境都不錯,今年該社區在已交付使用的4個居民小區內全部成立了綜治警務室,保障小區安全,加強社區管理服務,同時,成立了社區文明共建委員會,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爭創市級文明社區。玉龍社區由于轄區范圍廣,住戶散、雜的特點,社區把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突破口,提高社區的凝聚力,積極爭取白龍橋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重點解決了雙橋小區綜合整治、古廊橋周邊環境衛生及集鎮住戶無序管理問題。同時,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隊伍,辦起了一份社區簡報,建立了AB崗制、首問責任制、預約上門服務制、社區干部聯系小區制、社區公開制等多項管理制度,規范社區管理。
鎮分管民政工作的人大副主席錢福華表示,白龍橋四個社區雖然與城市社區有不同,但要創和諧社區、文明社區、示范社區的目標卻是一致的,要不斷強化服務民生的功能,積極創新社會管理,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