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得主,曾獲文化部優秀專家、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中青年科技突出貢獻人才等諸多榮譽。作為全省文化系統唯一一個基層一線的十八大代表,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學和下鄉表演上,為振興婺劇而努力。她說:只要觀眾需要我,我就會一直演下去。
魂牽婺劇,羽化成蝶
陳美蘭與婺劇結緣,是偶爾,也是必然。
陳美蘭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部隊大院嚴肅的氛圍和正統的家庭教育使她從小養成了正直善良、質樸寬厚、勤奮踏實的性格品質。1997年,陳美蘭隨父回到出生地金華,第一次與婺劇有了“親密接觸”,舞臺上婺劇藝術家俊美的扮相、柔美的唱腔、細膩生動的表演都深深地刻印在她的腦海里。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沖動,16歲那年,她瞞著家人報考了婺劇培訓班,從此,與婺劇接下了不解的情緣。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陳美蘭深知要想在藝術上有所收獲只有勤學苦練一條路,沒有捷徑可走。于是一年365天,她天天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清晨,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她早早地起來練唱喊嗓了;晚上家人都熄燈休息了,她還在揣摩角色的內心世界;為了學習他人之長,她經常舟車勞頓、自費赴其它城市觀摩欣賞;為了練腿功,她在腿上綁了兩個沙袋,走到哪里練到哪里…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使她落下了哮喘的毛病,淤青挫傷更是家常便飯,但正是這持之以恒的勤耕不輟,讓她的唱念做打日臻完美,當年那個天賦不是十分出色、并不被人看好的小演員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勤奮脫穎而出、羽化成蝶,終于成為家喻戶曉的婺劇界之花。
“婺劇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歡上臺,一旦融入戲中,想出都出不來。”與婺劇相處的時間越久,陳美蘭對它的喜愛就愈加深厚,甚至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影電視風潮和經商潮的興起,不少婺劇演員紛紛改行。而陳美蘭也面臨著“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的兩種選擇: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要調她過去當演員,觀看她演出后的僑領希望她到國外去發展……和這些“光明”的前途相比,當時的浙江婺劇團困境重重,沒有演出,沒有觀眾,工資發不出來,連醫藥費都報銷不了。然而,喜愛婺劇的陳美蘭,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來。“婺劇,這張蘊涵了金華四百多年文化歷史的名片,我舍不得丟。”
心系觀眾,藝德高尚
“只要觀眾需要,我就會一直演下去。”這是陳美蘭常說的一句話。
作為演員,她心中裝的只有觀眾,只要是觀眾需要,即使再苦再累、流血流汗也在所不辭。一次下鄉演出中,開打時她的眼角不慎被道具扎傷,頓時鮮血直流,底下的觀眾發出了驚叫,但她卻憑著毅力堅持將這段戲演完。換場間隙做了簡單傷口處理后,她又披掛上陣,一曲唱畢,現場歡聲雷動、掌聲如潮,這掌聲不僅是對陳美蘭高超藝術水準的贊賞,更是對她高尚藝德的褒獎。
作為著名的婺劇表演藝術家和公眾人物,她從不擺架子也從不搞特殊化,她是黨的十六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金華市人大常委、浙江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金華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公務十分繁忙,但她依然隨團送戲下鄉,帶著碗筷與大家同吃大鍋飯,一年演出近百場,把戲送到田間地頭、送到山鄉林場。她待人誠懇、平易隨和,同事們找她幫忙,她總是熱情相助,盡其所能幫助職工解決困難;職工家庭經濟拮據,她傾囊相助,職工評職稱,她積極提供指導意見;逢年過節,她走訪慰問老同志;甚至一些當初詆毀排斥過她的人,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她也不計前嫌,伸開臂膀熱情相擁。在她美麗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火熱的心,她的人格魅力讓人贊嘆不已。
十年磨礪,恪盡己責
從藝三十多年來,陳美蘭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她的表演精湛細膩、扮相俊美瀟灑、身段干凈利落、雍容大氣,唱腔圓潤清亮、優雅甜美;她塑造的人物角色內心豐富、個性鮮明、感人至深。在《昆侖女》中,她飾演剛柔相濟、大氣俏美的雙陽公主受到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一舉獲得浙江省第八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第一名、第十屆文華表演獎。2002年,在新編大型婺劇《夢斷婺江》中,她扮演柳彥卿一角,榮獲浙江省第九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和觀眾最喜愛的演員。她兩次獲得“梅花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專家”、“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并作為基層一線的文化典范當選“黨的十六大、十八大代表”。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和贊美,陳美蘭總是以平常心對待。她始終認為自己是個普通演員,藝無止境,只有在藝術上不斷進取,不斷在舞臺上塑造出人們愛看的藝術形象才是自己的本分,也才對得起喜愛自己的觀眾。無論地位如何變換,她始終認為“戲比天大”,她把演出質量看得比生命還重。每次演出,從化妝、臺步、動作、唱腔每個環節上都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她要求自己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創新,努力在戲曲舞臺上創造出更多光彩奪目、個性鮮明的戲劇人物奉獻給觀眾奉獻給基層百姓。
“十年前第一次當選為黨代表,除了激動,還有點手足無措,十年后再次當選,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為了認真做好黨的十八大代表,陳美蘭在繁忙的演出中抽出時間走訪了省里的各大文藝團體,并廣泛與黨員群眾聯系,居安思危,從地區出發,從時代潮流出發,她提出,未來十年,婺劇界應向體育界學習,超越自己,發展創新,培養新一代的婺劇演員,編排出更多更好觀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劇本,從而帶動婺劇界的發展。
陳美蘭說,這次的黨代會,除了匯報十年中通過體改取得的成就和成果,她也會提出1—2個即契合我省實際,又對我省文化事業發展有益的提案,向黨中央傳遞基層的心聲,為下一個十年打好基礎,把金華的婺劇在全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