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湯溪鎮創新農作制度重點鄉鎮現場觀摩會如期舉行。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基金會負責人、湯溪鎮創新農作制度領導小組、項目承擔單位負責人、種養專業合作社及專業戶和科技示范戶一起組成了觀摩團隊,依次對湯溪鎮創新農作模式四大實驗基地進行走訪考察。
據了解,根據省農技推廣基金會《關于開展創新農作制度重點鄉鎮建設的意見》,經省基金理事會批準,今年初湯溪鎮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我市第一個創新農作制度重點鄉鎮,建設期暫定三年。為此,湯溪鎮黨委和政府組建了創新農作制度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
2012年“兩小組”推出楊林畈“水稻/芝麻”生態防控水稻病蟲害、黃堂稻/菜輪作組合、平水塘畈“魚/稻”和菇蔑畈“魚/冷水茭白”輪作四個模式,實施面積為7400畝。實踐證明,上述農作模式既做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升糧食生產總量,又能增加單位面積經濟收益和改善生態環境;既充分發揮當地資源、人文優勢,又符合國家穩定與發展糧食這一戰略產業的要求。四大新型農作模式的成功得到了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基金會的關注,上半年湯溪鎮已爭取到其每年15萬元的專項撥款。
一年來,在創新農作制度重點鄉鎮的建設過程中,“兩小組”攻堅克難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獲不少成功的經驗。例如,為使農作模式與湯溪的資源條件與生產水平相匹配,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模式篩選的科學性;其次創新農作模式示范區集中連片程度高,表現出新型農業生產的規模效應。
通過現場觀摩考察,各位領導專家對模式的茬口組合及效益有了直觀、深入的了解,省農業技術推廣基金會負責人對湯溪鎮的新型農作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湯溪鎮創新農作制度重點鄉鎮的建設目標是一組綜合指標,它要求模式創建、示范與推廣的組合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做到培養一個創新機制和培育一支創新隊伍,將培養和提高從業人員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放在與追求模式規模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