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隨著一聲下課鈴響,城西小學一個班的孩子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位于學校三樓的“七彩小屋”里,看書、下棋、畫畫和聊天,在這里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校長羅良慶告訴記者,“七彩小屋”項目的開設是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的重要環節,是團員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為農民工子女提供經常性服務的場所,是農民工子女在課余時間學習和生活的場所。
走進“七彩小屋”,溫馨、可愛的室內裝飾吸引了記者的眼球。“我們就是要讓孩子們來到這里,會感到特別溫暖。”戴艷芳老師是小屋的負責人之一,在她看來,小屋是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在這里會感到無比的快樂。
去年11月初,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布置,小屋開放了。小屋里設有學習輔導區、談心角、閱讀區、規章制度區、休閑娛樂區、親情聯絡區和學生作品展示區七個區域。其中,談心角是班主任和志愿者陪孩子們聊天,交流情感的地方。親情聯絡區則為孩子們準備了電話和電腦,方便孩子們和遠方的親人聯系。
除了班主任和志愿者,小屋里還有專職的美術和音樂老師,為孩子上課,教孩子們畫畫、唱歌、拼貼畫和制作手工藝品等等。“這能讓孩子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孩子們也很喜歡學習一些課外的東西。”美術老師方琴子說道。
“我去過幾次已經記不清了。”學校二年級(2)班的譚婧怡是“七彩小屋”的常客,每次去的時候,她總是非常興奮,“我會在那里畫畫、看書,有時還能看電影呢。”說完,她向記者介紹起了她自己剛剛在小屋里看的《安徒生童話》。“百科書里什么都有,能學到不少科學知識。”羅寧鳳是六年級(2)班的學生,也常常會去小屋里活動。她說:“在那里,我常和同學一起下棋,可開心了。”同時,在小屋里,她總能感到無憂無慮,“不用去想作業啊,玩的時候,一切煩惱都沒了。”
城西小學的“七彩小屋”并不大,只能容納一個班的孩子,但是小屋已然成為孩子們最想去的地方,成為孩子們心里的童話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