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扮靚新農村依托山水構建生態景
清澈的河水穿村而過,兩位農婦正在石道溪邊洗衣聊天;干凈的道路寬闊平坦,一位老奶奶正與孫兒在村小廣場上嬉戲逗樂;白墻灰邊整齊劃一,就連生態公廁也儼然一個“徽派建筑”,周圍綠意盎然……昨日,在長山三村,記者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
“今年,三村作為省級待整治村,村兩委是下定決心要一改舊面貌。”村支書李根成告訴記者,三村地處長山鄉集鎮,是全鄉人口第二大村、外來人口的集聚地,在鄉黨委政府的重視下,一年內,村里完成了河道景觀建設、污水基礎設施提升、主干道立面清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多項重點工作,并增加保潔人員,將農戶“門前三包”列入村規民約。
三村只是今年長山鄉新農村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在長山一村、石門、上溪等村,記者都看到了白墻灰邊的美景,舊貌換新顏。“我們投入了152萬元對沿線11個村重點線路的墻體立面進行整治和美化,粉刷墻體13萬平方米,藝術勾邊6萬米,消滅了‘赤膊墻’。”鄉黨委書記方向正說,今年全鄉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深入細致地開展好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
據了解,今年以來,長山鄉按照“抓重點、帶全面”的思路,以10個被列入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行政村為重點,推進全鄉村莊環境整治。同時,秉承“一村一策”的工作方法,根據各村實際制定出詳細的整治規劃圖、具體的整治方案和年度整治目標計劃,將任務分解細化、責任到人,陸續開展了墻體立面整治,加大了村莊綠化力度,加快了河道整治步伐,全面清理整治了鄉道、村道沿線的亂堆放、亂搭建和占道經營等現象,全鄉環境衛生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方面,長山鄉又開展了村道硬化、衛生改廁、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項目建設。全鄉新增衛生廁所農戶1626戶,新添置垃圾清運車7輛、垃圾箱191只,新建垃圾池8個、公廁9座,“戶集、村收、鄉運”的垃圾處理網絡不斷健全。而且,修繕了村內主干道和公共場所路燈44盞,在10個村實施了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長山一村的村民葉寶鳳感嘆道:“今年村里的變化太大了,環境美多了。”
與此同時,長山鄉21個行政村都建立起了保潔員、綠化維護員、基礎設施維護員隊伍,并將“三員”名單和聯系電話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鄉里更是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環衛督查組,每月分赴各村檢查整治成效,實行全鄉通報,并將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列入鄉機關干部目標責任制考核、村書記主任考核和行政村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實施層層問責制,將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到位。
“目前,各村的新農村建設已初具成效,明年,我鄉將繼續下大功夫,致力打造‘村在景中、景在村里’的農村人居生態新景。”方向正信心十足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