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及以下的水力發電站及其配套設施簡稱為小水電。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電問題,各地結合江河治理,開始開發利用小水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決定開發利用豐富的中小水電資源,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電氣化。我區地處金華市中西部,東連金東區,南接武義縣,西南與麗水遂昌接壤,西與衢州龍游毗鄰,北與蘭溪交界。婺城區屬錢塘江流域,主要河流衢江從西北入境,金華江東西貫入,境內6條河流梅溪、白沙溪、莘畈溪、厚大溪、馬達、桐溪分布縱橫,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有具備發展小水電的優越自然條件。我區水電發展歷史較早,長期以來,我區小水電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
(一)積極開展農村水電現代化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全面推廣微機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落實水電扶持政策,利用增效擴容等激勵機制。選擇應用計算機技術積極性高、自籌資金強、設備條件好、人員素質高、經濟效益好的典型電站作試點,通過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微機勵磁、液壓調速器等先進設備與技術,提高自動化程度,達到“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盡早實現農村水電行業現代化。大力推進千站改造惠農保安、小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等工程。多方籌集資金用于電站更新改造,據統計,千站改造惠農保安工程自2007年實施以來,總共籌集資金近千萬元用于老電站更新改造,提高技術保障能力,其中省級補助資金212萬元,使9座國有水電站受惠。通過大量資金投入改造,大大提升了安全生產運行能力,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莘畈、白沙驛等國有電站通過水利部“948”計劃,引入無人值班少人值守自動化技術,采用計算機監控模塊,中控機實時控制,大大提高了電站現代化水平。目前,我區三聯、張坑、郭力垅電站基本完成增效擴容改造,投入資金301萬元,其中中央資金78.4萬元、省專項資金36萬元,下一步推廣到麻吉垅等電站。
(二)明確農村小水電管理職能,建立健全農村水電管理機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力缺口不斷增大,水電作為重要的能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落實好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能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基層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能管理機構,充實和加強管理隊伍,依法開展水能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管理工作,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二是全面開展小水電站年檢工作。我區自2009年首次實行水電站年檢,當年年檢不合格電站5座,其中經整改復檢合格電站2座,報廢電站2座,拆除電站1座。今年四季度開展第二次水電站年檢(每三年一次年檢)。電站年檢主要采取首先由水電站業主自查,然后由區水務局、區安監局、婺城供電局、中介部門聯合組成年檢工作組,到電站現場檢查、檢測和評分,不合格者列入年檢不合格名單,業主開展隱患整改后申請復檢,合格者方予并網發電、計算電量。年檢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一批安全生產不達標電站勸退、報廢,一批可能危及公眾安全的生產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完畢。今后,我區將增大電站年檢范圍,以求更好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在對電站水工、機電、金屬結構、電氣、消防、油氣水系統、廠房、安全管理等進行檢測外,重點增加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安全生產責任書簽訂、應急措施、勞保用品配備、高低壓(周)保護裝置等開展檢查。三是完善水電站報廢程序,目前缺少相關法律依據和實施細則,顧及強制報廢可能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引發的問題,以執行當事人申請報廢為主。對達到報廢標準,年檢不合格的電站,暫由供電部門、安監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聯合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嚴重的由用電部門解列。四是完善水電定價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小水電價格形成機制和有效的電價監管機制,提高水電上網電價。現階段采用的建造成本定價方法,水電電價偏低,多年未變,項目回報率低,導致投資水電熱情減低,如目前正在開工建設的石柱頭電站預計投資回收期為15年,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5%。
(三)加強水能資源統一管理,建立科學有序的農村水電建設市場。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加強水能管理。依據《水法》、《防洪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賦予水行政部門水資源綜合管理職責,對水能資源規劃、開發管理權限、開發權出讓和轉讓、水電項目審批和建設管理,違規項目清查處理和年檢檢查等水能管理的各環節做出明確規定,明確水能開發利用的管理權限,對規范水能開發利用管理、保護生態環境,預防“跑馬圈河”,完善市場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集中力量,開發新的電源點。組建工作組,集中整合力量,制定優惠政策,開辟供電線路,加強招商引資,大力開發新的電源點。“十二五”期間,規劃新增水電站6座,其中白龍橋1座,沙畈鄉5座,總裝機6790千瓦,可新增年均發電量2112萬度。
(四)降低農村水電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村水電站應保證最小生態流量,滿足當地群眾生態用水要求。采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合理調度運行期水量,保證河流間歇性地連續流動。當發電要求劇增時,應逐步增加水量,減慢發電前干燥地區的洪水泛濫,使野生動物有足夠的時間逃生。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加強水資源論證和環境評估、水土保持,科學合理開發,強化生態保護。
(五)加強小水電隊伍建設,推進安全運行生產。針對當前農村水電存在的問題,采用多種渠道,積極開展職工培訓,利用《水電站運行與管理》系列教材,對電站職工進行專題培訓,持證上崗。通過不斷努力培養一批思想素質高、開拓精神強、懂經營、善管理、樂于奉獻的小水電企業家,造就一支精干的水利系統水電行業包括運行工、班組長、管理人員、安全人員、科技人員等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專業隊伍。增大電站年檢的范圍,以求更好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在對電站水工、機電、金屬結構、電氣、消防、油氣水系統、廠房、安全管理等進行檢測外,重點增加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安全生產責任書簽訂、應急措施、勞保用品配備、高低壓(周)保護裝置等開展檢查。
(作者系婺城區水務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