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進白龍橋鎮(zhèn)讓長村村民鄭良新的家中,只見整個客廳只有一個櫥柜、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不時有徐徐的冷風從用膠布固定著的玻璃窗縫隙中吹入,女主人李獻琴看見來客盯著窗戶看,就不好意思地出聲解釋道:“這個窗戶上的玻璃是剛剛前兩天兒子砸壞的,還沒有時間找人來換。”
兒子鄭有軍今年已經(jīng)25歲了,正穿戴整潔地在一旁安靜地吃著午飯,聽到有人說話,就停下來,專注地盯著說話的人看,嘴邊還掛著天真的笑。除了因車禍只剩下的“半個腦袋”,不經(jīng)介紹,不知道眼前這個大男孩是智商只有3歲孩子程度,并伴有暴力傾向的腦癱患者,多年前,他還曾被醫(yī)生下了“最后通牒”,昏迷在床,是鄭良新和李獻琴夫妻用愛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一場飛來橫禍摧毀一個幸福家庭
回憶起兒子13歲出事那年,李獻琴轉(zhuǎn)頭抹起了眼淚。
鄭良新和李獻琴一共有三個孩子,鄭有軍上面有兩個姐姐,全家人都把這個寶貝兒子捧在了手心。孩時的鄭有軍聰明又調(diào)皮,體諒父母的辛苦,從沒有讓他們操半點心。那年春暖花開,正是采摘馬蘭頭的好時節(jié),鄭有軍知道媽媽愛吃,放學回家后就跟著大自己一歲的姐姐上田頭剪馬蘭頭,不一會就剪了一大籃,天也漸漸黑了,姐弟倆就到路邊的小溪洗手準備回家,正在清洗剪刀用具的姐姐忽然聽見弟弟大叫一聲,緊接著一聲急促的剎車聲,回過頭時,鄭有軍已經(jīng)滿頭鮮血地倒在馬路邊,不省人事。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搶救,走出病房的醫(yī)生摘下口罩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還想不想要這個孩子?”李獻琴一聽當場就傻了,哭著求醫(yī)生救命,醫(yī)生只搖頭留下一句話:“孩子我們可以盡全力救活,但是你們?nèi)蘸蟮纳罹鸵嗔恕!?/p>
一句“我不信”給予兒子二次生命
為了治病,家里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能借的也都借了,可還是無力支付。“就不信我們這么倒霉!”鄭良新和李獻琴心一橫就把已昏迷多月,體重只剩下15公斤的兒子接回了家,夫妻倆不分晝夜輪流照顧,用針管把流質(zhì)食物一滴一滴地喂食,一邊給兒子擦身一邊在兒子耳邊說話,用愛與死神賽跑。
皇天不負有心人,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在夫妻倆的悉心照顧下,鄭有軍“活”了回來。從看著兒子睜開眼睛,到張嘴吃飯,再到下地走路,夫妻倆體會到了苦盡甘來的滋味,但在高興之余,他們也發(fā)現(xiàn),兒子的智力停留在了3歲左右,甚至還常常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一發(fā)脾氣就砸東西,家里的電視機、衣柜、桌椅等都被砸了個遍。
幾塊磚頭砌成床腿,上面搭上一塊竹板就是鄭有軍的床,李獻琴已經(jīng)記不清給兒子做了多少張床了,每一張都在兒子發(fā)病的時被砸得支離破碎,出于無奈才做了這樣一張簡陋的床,好在竹板有彈性,磚頭床腿也砌得扎實,這張床便一直用到了現(xiàn)在。
因為兒子身邊離不開人,走到哪里,李獻琴都把他帶在身邊。如今,夫妻倆開了一家粉絲加工小作坊,雖然工作很辛苦,生活依然拮據(jù),身上還背著一大筆外債,但李獻琴常常慶幸:“還好!人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