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0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110宣傳日”。今年“110宣傳日”主題是“親民、愛民、為民,110在您身邊”。這一活動將全面展示新形勢下公安機關110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的新形象。
記者從婺城公安分局了解到,2012年5月份以來,婺城公安嚴格把握“規范+高效”、“速度+態度”的努力方向,在110接處警工作中推行了集化解、救助、處置、打擊、防范、控制等多種職能為一體的扁平化指揮調度工作模式,切實提高了110接處警快速反應能力,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高效:“可視化”調度
“我都還沒來得及報警,你們就知道了?”這是婺城洪源社區的一名電動車主接到民警電話通知時的驚訝反應。2012年7月19日,婺城公安分局監控中心在巡控過程中發現兩名男子正在撬一輛停放在路邊的電動車車鎖,當即通知正在附近巡邏的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此時,該電動車車主甚至還未來得及報警,民警就通過視頻監控錄像資料,迅速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破獲了轄區內的這起盜竊電動車案。
第一時間發現違法犯罪,第一時間發出處警指令,從“等待式”被動警務變為“尋找式”主動警務,這就是110扁平化指揮調度工作模式的威力。婺城公安通過街面治安監控探頭、巡邏處警車輛GPS定位系統、3G視頻傳輸系統,實現重點部位警情可視化、警力分布可視化、處警現場可視化,全程跟蹤掌握處警現場情況,從而達到調度“可視化”,確保“點對點指揮”警令暢通。
規范:“網格化”巡邏
“每天我出去買菜的時候,那輛婺城公安8號巡邏車一定會從我們小區門口經過。我去金師附小接外孫放學的時候,在學校附近也能看見這輛巡邏車”,家住市區江北賓虹廣場的劉大媽介紹,開始的時候還比較好奇,會去特別留意它。現在都已經習慣它在我們周圍轉來轉去了。
早晚高峰“定線巡邏”,中小學校“定點駐巡”,這些都是婺城公安開展“網格化”巡邏的具體內容。
各派出所按照“城區五分鐘、主要集鎮十分鐘”處警圈劃分巡區、巡段,設置必巡線和必到點。專人專車,定時定路對自己所管轄的處警區進行巡邏,接到處警指令后立即趕往報警地點進行前期處置。婺城公安分局巡防大隊大隊長朱仁波告訴記者,“網格化”巡邏的好處就在于通過規范巡邏范圍、路線,使公安警力動態布防,巡邏處警合二為一,有效震懾不法分子,降低轄區發案量,有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提升警情處置效率。
速度:“零時差”服務
去年12月9日上午,金華市區某小學四年級家長委員會的家長們帶著各自的孩子,一行40多人到莘畈水庫乘坐游船。快到中飯時間了,家長和孩子們坐船返回,哪曉得游船開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船員說“發動機壞了,需要修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但船一直沒能繼續前進。有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就撥打了110。
婺城公安分局湯溪派出所接到報警,立即指令民警前往處置。同時,聯系水庫方面,及時調用沖鋒舟,分5批把家長和孩子轉移上岸。
“二十多里的山區公路,四十多名被困群眾,從我們接到報警到全部轉移被困人員,僅花了兩個小時。我自己都感覺挺有成就感的”。回想起那次警情處置,戴警官還是一臉的滿足。
時間就是生命,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也無論是打架斗毆還是群眾求助,接到指令的責任民警必須立即處警,確保快速到場、“零時差”提供幫助。
態度:“百分百”真誠
“您好!我是婺城公安110,有什么需要幫助?”這是到達處警地點的規范用語。
“您好!本次報警已處理完畢。對本次處警是否滿意?”這是處警完畢時,對當事人的現場訪問。
“您好!我是婺城公安110,你對昨天的處警工作是否滿意?”這是警情處置完畢24小時內的電話隨機回訪。
通過規范110接處警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切實把接處警作為向公眾展示婺城公安職業風貌的重要載體,使每一名民警、巡防隊員都成為婺城公安的“形象大使”,在處理每一起警情中樹立婺城公安形象。
嚴格落實110接處警“三項規范”,督察大隊、巡防大隊開展每日視頻巡查、每周視頻點名以及接處警每月排名點評工作。婺城公安分局副局長呂宏宇介紹,能夠讓群眾感受到我們婺城公安民警的真心、誠心,更有利于我們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回應群眾的新期待。
據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婺城公安還將繼續“查漏補缺”,整改一些不規范、不文明、不適應現代公安工作的接處警行為。在實踐中持續優化完善110接處警工作,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更加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