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工作上,她是一位深受當事人信賴的好律師;在生活中,她是一個教子有方的好母親——
錢善治的辦公室窗明幾凈,擺設極其簡單,只在桌角置一捧鮮花,增添出幾許柔美。隨著采訪的深入,明顯可以感受到她本人正如其辦公室風格,形象秀麗、舉止大氣、處事干練。這樣一位事業有成的女子,更難得地同時扮演好了母親的角色,引導著兒子心身健康地成長。
工作篇
熱心公益,讓她成長為優秀律師
錢善治的榮譽很多,單是最近兩年就先后獲得了婺城區法律援助先進個人、浙江省服務中小企業優秀律師、婺城區創業創新巾幗模范等榮譽稱號。2012年初,她還當選了婺城區政協委員;近日,她又受聘成了婺城區來料加工商會的法律顧問。當然,這些成績背后,有著她一連串勤奮奔波的腳步。
錢善治畢業于杭大法律系,1999年開始從事法律工作,曾在金華市法律援助中心任職3年,之后通過自身努力,考取了律師資格,由此展開了律師職業生涯。2009年6月,才三十出頭的錢善治開辦了個人獨資律師事務所——浙江圣煌律師事務所。這些年,在她的帶領下,“圣煌”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為大眾提供相關法律咨詢,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獲得了“婺城區法律援助先進集體”的稱號。她本人也因每年參與主管部門組織的走訪中小企業活動,從法律角度為中小企業發展獻計獻策,榮獲“浙江省服務中小企業優秀律師”。因為專業,也因為經常活躍在各項公益行動中,“圣煌”很快在行業內得到認可,贏得了自己的顧客群。
錢善治認為,承接、處理案子的過程只是促進律師成長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平時積累。一個律師如果能不斷參與社會上的各類法律活動,就可以接觸更全面、更廣泛的法律問題,讓自身的業務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事實正是如此,錢善治在積極參加一項又一項的法律公益行動中,慢慢“吃透”國家的各類法律法規,逐步成長為一名業務精通、深受當事人信任的優秀律師。
“離婚專家”,更熱衷做婚姻調解員
“相比之下,婚姻家庭相關法律是我的強項。”錢善治直言自己擅長“打離婚官司”。她說,在金華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時,自己經常參加由市婦聯和法律援助中心主辦的各類活動,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婚姻家庭關系。這讓她逐步精通于婚姻家庭相關法律,同時又吸收兼容了婦聯在處理婚姻家庭問題中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
慢慢地,找錢善治打離婚官司的人越來越多。可她卻總做“傻事”:花上半天、一天的時間聽當事人講述“婚姻故事”,熱心地幫忙分析現實情況,然后努力勸對方,“以你的情況并不適合離婚……”最后,看著當事人打消離婚念頭走了,既沒得律師費,也沒收咨詢費的她照樣覺得開心。
這些年,不少有錢人找錢善治打離婚官司,相當一部分卻被她勸著取消了念頭。明明夫妻共同財產越豐厚,承接離婚案件可以收取的律師費越高,可錢善治不心動:“我和當事人認真聊過,發現對方只是一時的沖動和迷失。這樣的案子接下來,對方離了婚很可能會后悔,我不愿意看到那樣的結果,所以能勸對方珍惜現有的家庭,那就一定要試著勸一勸。”
令人不解的是,不少因遭遇家暴而找錢善治打離婚官司的人,也往往被她喊“停”了。采訪中,錢善治告訴記者:“前幾天,我剛剛勸說一位受丈夫暴力對待的婦女打消離婚念頭。事后,她給我打電話,說已經和丈夫和好了。”這似乎違反常理,配偶對自己暴力相加,不離婚難道還要繼續忍受暴力?“不是這樣的,”錢善治解釋,“會對配偶實施暴力的人,性格相對暴躁、偏激。只有夫妻間出現了矛盾,暴力行為才會發生。這時候,不去解決矛盾而選擇離婚,往往會更激化矛盾,很容易引發悲劇。像前面我說的這個事例,那位實施暴力的丈夫得知妻子要和他離婚時,揚言‘如果離婚,我就殺了你’。”
因此,遇到遭暴力對待的當事人,錢善治會耐心勸說:“不要急著離婚,不要看到對方檢討道歉、寫保證書就認為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定要先弄清家暴背后的矛盾根源,盡可能想辦法調和、解決。如果最終決定離婚,應該讓暴力實施方清楚婚姻無法繼續的根本原因,從心理上接受離婚的結果。這樣才能在離婚后免去后顧之憂。”
宣揚獨立,要讓更多人自信地生活
“女人應該有獨立的經濟,獨立的家庭地位。”這是錢善治經常說的一句話。她認為,這是女人獲得幸福的根本。她努力將這個觀念傳遞那些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們,幫助她們重新樹立自信。這樣的事例很多,而最近的一件和一位年近40歲的全職家庭主婦有關。
這位主婦擁有很高的學歷,曾經稱得上是專業技術領域的菁英分子。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離開職場做了全職媽媽。十多年過去了,她變成了一個只關注和解決丈夫、孩子吃穿問題的“保姆型”妻子、母親。這時候,她的丈夫有了外遇,向她提出離婚。而此時的主婦,形象邋遢,雖然有高學歷卻連基本的電腦操作都不會,甚至曾經引以為傲的專業知識也已經落伍……
接到這位主婦的求助后,錢善治與其進行了多次溝通,讓她逐漸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開始反省自己完全依附于丈夫的生存狀態。當然一個與社會脫節了十多年的人要重新走上社會并不容易,所以這位主婦“目前還在為改變自己而努力著”,而錢善治也仍在盡力地幫助著她。
教子篇
學會感恩,從孝敬長輩開始
錢善治的兒子小名帥帥,今年6歲。認識帥帥的人都說:“這孩子活潑聰明、習慣很好,而且還很懂得感恩!”說實在,這樣的品性,在獨生子女中比較難得。當然,有這樣出色的兒子,作為母親的錢善治內心充滿驕傲,同時也為此付出了很多。
錢善治的朋友帶帥帥一家出去玩,帥帥一定會對其表示感謝:“叔叔(阿姨),謝謝你請我們出來玩,我和媽媽請你吃飯吧!”
對別人的付出心懷感恩,這源于帥帥從小接受的教育。母親節、中秋節、春節……諸如此類節日,錢善治都會給父母和公婆準備禮物。在婆婆為了照顧帥帥而搬到城里與他們同住后,錢善治又時不時給她一些零花錢。“不過,錢和禮物由我準備,但每次都經帥帥的手送給我的父母或公婆。讓帥帥‘送禮’時,我會告訴他小輩應該關愛長輩,不能和長輩頂嘴之類的道理;給婆婆零花錢時,我會告訴他‘奶奶為了照顧你,搬來城里住,不能掙錢了,所以我們要多對她好,要給她零花錢……’。”錢善治說,這樣的錢和禮送得多了,帥帥自然形成了孝敬長輩的觀念。如今,每逢節假日,他會主動提醒:“媽媽,節日到了,該買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買禮物啦!”
令錢善治欣喜的是,帥帥還由孝敬長輩的教育中學會了用心感受他人的付出,總是能及時感謝他人的給予,盡自己的能力作出回報。
良好習慣,源于長期堅持引導
因為父母都忙于工作,帥帥大部分時間由奶奶照看。都說“隔代親”,奶奶總是想盡辦法寵著他。比如吃飯,在帥帥學會使用勺子、碗筷之后,錢善治要求他自己吃飯。奶奶則因為種種原因,總想著喂帥帥吃飯。面對此類情況,錢善治并不朝長輩發火,只是堅持不斷鼓勵帥帥自己吃飯,讓孩子對做好這件事產生成就感,從而自覺地不讓奶奶喂飯。還因為她的堅持和引導,帥帥從小養成了按時吃飯、固定位置吃飯的好習慣,“因為他如果耽擱了吃飯時間,我一定會把飯菜清理掉,讓他餓一頓”。有了幾次挨餓的經歷后,帥帥自然養成了“積極吃飯”的好習慣。
每個孩子都曾以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有些孩子的父母馬上妥協了,于是孩子越來越愛哭;有些孩子的父母會進行正面引導,讓孩子明白“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錢善治屬于后者。她回憶:“從小,帥帥如果以哭為手段提要求,我不會滿足他。孩子都很聰明,幾次以后就知道哭沒有用,所以我印象里,他沒有因為大人不滿足他的要求而哭鬧過。不過,有時候遇到困難了,磕了碰了覺得痛,他會哭。這時候,我不會多說什么,但會給他拿紙巾,告訴他‘你盡管哭,媽媽會給你供應紙巾的’。等他哭完了,再問他,哭有沒有使問題解決?有沒有讓你變得不痛?他會說‘沒有’。我就取笑他,哭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還浪費了很多紙巾哦!一直以這樣的態度對付他的哭泣行為,他就變得越來越堅強了。”
就像面對工作一樣,錢善治“淡定”地引導著兒子養成一個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將自己對兒子滿腔愛意深藏在這樣的“淡定”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