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由婺城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文聯、新聞傳媒中心、文體局、文化館、圖書館、衛生局等部門單位共同參與的“送文化、送溫暖進山區”活動落下帷幕。從1月22日開始,四天時間,輾轉箬陽、塔石、莘畈、沙畈四個山區鄉7個村莊,共為山鄉村民送出7場文藝演出,1000余冊圖書、光盤,1200余份年畫以及幾千副春聯,這一組數據的背后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溫暖與感動。
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燦爛的燈光,在山水環繞的小山村,一抹背景臺布,一張喜氣紅毯,一出簡單、樸實、親民的節目,在新春到來之際,給山區農民帶來了深深的祝福,濃濃的暖意。
“送文化、送溫暖進山村”活動所到之處,隨著音樂聲的響起,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聚到了一起。“喲,今天什么日子這么熱鬧”“聽說是婺城區來咱村搞活動,你看那邊有送財神畫,寫對聯,待會還有表演呢”……
在燦爛的陽光下,幾張桌子一字排開,一疊疊紅紅的年畫搬上了桌子,村民們喜笑顏開地排隊領取。另一邊,3位書法家揮毫潑墨,為村民寫下新年的美好愿望,寫好的對聯鋪了一地,有的飄逸,有的厚重,有的大氣,滿滿的喜慶,滿滿的熱鬧。
77歲的虞河鳳奶奶,拿著剛寫好的對聯看了又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很高興,這對聯寫得真好,我本來在家門口曬太陽,一聽鄰居說這邊在免費寫對聯,就過來湊湊熱鬧,你看兩幅對聯往家里門上一貼,過年兒女回來也喜慶。”虞奶奶說,自己5個兒子、1個女兒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回來的次數都很少,自己每天砍砍柴、種種
菜,日子過得挺舒坦,“現在政府好,大家日子也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喜歡過年過節的全家聚聚鬧鬧。”
幾位書法老師給村民寫了一天的春聯,問他們累不累時,他們開心地說:“累并快樂著!想到春節這里家家戶戶都貼著自己寫的春聯,疲憊感就一掃而光了。” “馬上
就過年了,書法家們寫的春聯正好能派上用場,這也體現了黨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心里都覺得暖融融的。”一位領取過春聯的村民高興地說。
“大爺,您血壓有點高,要注意飲食,還要記得按時吃藥哦。”下鄉巡診的醫生貼心的提醒著鄒大爺。82歲的鄒爺爺在老伴的牽扶下笑呵呵地說:“醫生態度真好,像
自家人一樣。現在黨的政策好啊!我這么大年紀,眼睛看不見,腿腳又不便,如果不是到村里給我們做體檢,我得自己坐車出去多不方便!政府想得真周到。”說到現在的生
活,鄒爺爺的話匣一下子打開了:“公路通到家門口,老人坐車還免費,每個月還有錢領,不愁吃不愁穿,我們算是趕上了好時代。”說完,老人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家
做客。
“阿郎金華哎,好地方咯……”一曲原汁原味山歌《金華是個好地方》拉開了文藝演出的序幕。穿著棉布粗衣,系著圍裙,用村民耳熟能詳的方言,演唱者蔡玉輝一字
一句打開了村民的心扉。之后還有《二十分可樂》演員帶來歌曲、婺城才藝秀選手送上的舞蹈以及本地村民自己帶來的《喜樂年華》……一次次帶動了現場的氣氛,老人咧
嘴笑,小孩歡快跳,一派喜鬧祥和之氣。
“寶寶,快看”,年輕媽媽馮天程推著寶寶推車帶孩子來看節目,小娃娃雖然才1周歲多,但看著又唱又跳的表演也是“咯咯”笑,馮天程說自己是貴州人,隨家人來金
華這邊打工,因為喜歡這個地方就準備長居下來,家人也陸陸續續跟了過來,以后過年過節便都在金華了。
“陽春三月風送爽,,兩老夫妻回家鄉……”表演唱《逛新村》一開唱便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節目講的是兩位退休的老夫妻,拿著相機回鄉看家鄉的新面貌,條
條大路寬敞明亮,幢幢新房又高又漂亮,還有一輛輛小車來回穿梭,村民們美好的生活像天堂,農村城市一個樣。60歲的胡志梅和搭檔金光鋒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生動的表情,將喜悅傳達給了在座的每一位觀眾。
胡志梅說,《逛新村》這個劇改編自《逛新城》,屬于老調新唱,里面的一詞一句都是自編自導的,因為年輕時自己就喜歡唱唱跳跳,退休后就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辦了個青春俱樂部,平時沒事大家就聚在一起發揮興趣所長,晚年生活多姿多彩。“去年大家排的節目還獲得了金華電視臺草根春晚一等獎,大家熱衷公益演出,去年就演
了36場,自己開心的同時也給別人帶去了快樂。”
一場簡單親民的表演很快在村民的掌聲中結束了,在大家剛上車準備奔赴下一站時,這邊的村民竟跟著趕上了車,她說很喜歡今天的節目,都想跟大家走了。“過完年
我一定去找你們青春俱樂部,我也要成為你們的一員!”說話的是位喜歡唱歌跳舞的村民,她說如今孩子們都出息了,自己忙活了半輩子也該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兒了,在大
家離去之前,她還給我們送上了一曲《走進新時代》。
在熟悉歌聲的催動下,一車子人紛紛跟著唱了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在喜悅的歌聲里,“送文
化、送溫暖進山村”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