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婺城區身殘志堅優秀教師代表王鐘忠
二十年,一部心酸的病魔抗爭史;二十五年,一曲無悔的復教心路歷程。一樣的工作,不一樣的付出。他用倔強的身影在三尺講臺上駐守著自己的信念,他用顫抖的紅筆勾畫出生命的注腳。這就是王鐘忠,羅埠鎮中心小學的數學老師,婺城區身殘志堅的典型代表。二十多年來,他不屈不撓地與病魔進行著頑強的斗爭,從教-停教-復教,譜寫了一曲無怨無悔的教育事業成長之歌。
一代天驕蒙怪病恩師雪夜點迷津
王鐘忠1988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當年被分配在羅埠鎮初中擔任初三年級的物理和化學老師。那時,他是學校的骨干教師,最年輕的中層領導。事業正如日中天,就在他準備一展身手時,1993年一種無名的病魔纏上了身體:全身浮腫無力,雙手及頭部都不由自主的顫抖,走路歪歪斜斜,坐立不安。他遍訪名醫,吃遍西藥、中藥。可病情卻沒有絲毫進展。正當絕望之時,他找到了安徽中醫大學附屬醫院的專家醫生楊興濤,在楊興濤和楊光霖專家的精心會診下,病情逐漸明朗,并確立了科學的治療方案。這是一種不治之癥——肝豆狀核變性,只能用驅銅藥物,并且需終身治療,不能根治,只能逐步緩解。為了治病,為了生活,王老師請假在家休息,治療、病情塵埃落定,接下來的就是漫漫的康復之路。
身殘志堅心不悔賢妻扶手默默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以及長時間的休息和鍛煉,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漸緩解。于是王鐘忠又萌發了重新走上講臺的信念,他用顫抖的雙手努力地寫了一份復教的申請。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上章完小一位老師產假,請不到代課老師。王鐘忠毛遂自薦,求校長讓他試一試。當時的校長既愛惜他的才華,也同情他的處境,答應讓他試教一個班的數學。于是王老師新的教學生活又開始了。他格外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以加倍的努力來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賢惠的妻子。王老師的工作卻真真切切的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妻子來代理。他的妻子也總是默默地陪伴在旁邊,不但承擔著所有的家務,還兼職著王老師的助手。王老師的手顫抖的厲害,備課寫作,常常是王老師口述,妻子代筆。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老師積極的工作態度很快得到了回報:在全鎮檢測中,所教的科目的成績歷年來均居榜首,特別在上章完小任教畢業會考平均成績都在95分左右。輔導學生參加“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學論壇”2004——2005年數學冬令營活動,王云飛、章行同學都榮獲全國二等獎,鄭浩翔榮獲三等獎。輔導學生參加第十七屆華杯賽,鄒璐玫、章方舟、羅志凡、章雨帆均榮獲全國特等獎。王鐘忠還積極參與課題研究,2005年《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課題評選中榮獲區二等獎,《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探究》榮獲區三等獎,2006年課題《對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和作用的探究》榮獲區二等獎。
婺城處處真情在梅開二度獲新生
2013年3月5日,婺城區教育局舉行了“鑄師魂·慶三八”表彰會暨先進教師事跡報告會。王鐘忠老師身殘志堅的優秀事跡,感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聽眾。3月8日下午,婺城區紅湖路小學全體教師在校長呂秀巧的帶領下,來到了羅埠鎮中心小學聆聽王鐘忠的事跡報告。他們聆聽著王老師25年艱難從教的故事,他們感動著王老師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工作精神。王鐘忠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教師,沒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地方,我的工作是黨和政府給的,我的信心和快樂離不開婺城區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一如既往的關愛和鼓勵,離不開我身邊親如兄弟姐妹的同事們的幫助,離不開一直默默支持我的賢良妻子,也離不開家長們的理解和信任!
王鐘忠是不幸的,疾病纏身幾十年,至今不能治愈;王鐘忠又是幸福的,因為在他身邊有一群關心、愛護、幫助他的熱心人;王鐘忠更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第二個春天正是婺城教育大發展的好時機。在他周圍有一個熱心和諧的工作團隊和婺城教育優秀的大集體,王忠鐘的工作、生活之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