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接到30萬元種苗訂單
春節過后,沙畈鄉銀坑村的村民朱水根忙得不亦樂乎,不是在家里接待遠方來訂購“三葉青”種苗的客人,就是在田里陪客商參觀0.3畝三葉青種資質源基因庫和3畝的生產基地。近日,朱水根告訴筆者,他今年已接待了十多批客商,“三葉青”種苗供不應求,現已接到了15萬株“三葉青”種苗的訂單,價值30萬元。其中南京市農科院、安吉農業開發公司、永康市農業局等三家單位就訂購了10萬株“三葉青”種苗。
去年,在浙江省科技廳、林學院的幫助下,朱水根著手的瀕危野生三葉青苗木扦插及栽培獲得成功,成功解決了三葉青人工繁殖、栽培、地下塊莖形成難等系列技術難題,并建立了0.3畝三葉青種資質源基因庫和3余畝的生產基地。筆者看到,目前三葉青生長穩定,長勢良好,不僅生產基地的三葉青大多數已長成兩公分的塊莖,而且他培育的“三葉青”種苗已有部分生長了“小葫蘆”。
朱水根說,今年準備發展10畝“三葉青”生產基地、3畝三葉青種資質源基因庫,推廣三葉青種植,帶動山區農民致富。據朱水根的調查,三葉青在婺城區西南山區及鄰近遂昌縣范圍內分布廣泛,系這一帶的地道中藥材之一。近幾年來,由于過度采集,野生的三葉青資源存量急劇下降,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價格成倍增長。由于藥用價值比較高、經濟效益比較好,畝產量可達200公斤,按目前的收購價格預計每公斤可以達到四五百元,畝產值可達8萬至10萬元,收入可觀。
據省科技廳派來的沙畈鄉農村指導員、浙江林學院程世明博士介紹,中藥里頭的野生三葉青是國家珍稀保護植物,由于資源存量少、市場需求量大,三葉青價格成倍增長。該研究所通過對野生三葉青資源系統的篩選、人工馴化、人工培育的研究,已優選出2個生長適應性強、品質優良、適合人工栽培的品種。銀坑村位于深山區,與武義縣、麗水市遂昌縣交界處,著名的沙畈水庫庫內,獨特的生態環境、氣候所孕育的三葉青屬于三葉青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