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羅埠派出所民警陸俠駿
1987年出生的陸俠駿,單聽他的名字便有一種蓋世豪俠的味道,可是初次見面他給人的印象卻是個文文弱弱的書生。他與一般的80后一樣,愛逛街,愛看電影,但作為婺城公安分局羅埠派出所刑偵中隊的一名85后警察,他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肯鉆肯研的工作態度,破獲了不少的案件,被贊譽為“金西神捕”。
同事眼中的“神捕”
在與羅埠派出所邱副所長的交談中,他強調一定要用“神捕”這個稱號來稱呼陸俠駿,所里碰到的許多案情復雜的案子,總是陸俠駿在第一時間找到線索,時間久了,大家都喜歡用“神捕”來稱呼他。
2011年,全國“清網行動”的一年,在梳理遺留案件時,查到了因故意傷害致死罪逃亡十余年的葉某還未抓獲歸案。葉某于1995年2月份,因瑣事在洋埠鎮某地伙同他人將一外地人打傷致死。案發后,該案的其余同案人員陸續歸案,只有葉某一直在逃。為了能夠找到“清網行動”的此名重犯,陸俠駿日夜加班,并通過走訪排查其以前的社會關系,層層篩查,最終確定葉某隱姓埋名藏匿在深圳寶安區。
同年11月6日,陸俠駿在所長的帶領下,與分局刑偵大隊的兩名隊員一起趕赴深圳抓捕葉某,在寶安區派出所的大力配合與支持下,在某出租房內成功的將葉某抓捕歸案。
陸俠駿告訴筆者:“在抓捕葉某的時候,葉某正在輔導他女兒做作業,父女倆有問有答的,其樂融融,當看到民警進去時,葉某示意我們讓他女兒進到房間再抓他。這時我心里有那么的一剎那是很同情他,但是身為警察在辦案時不能夾雜著感情因素,因為任何人犯了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想當“神探”
如筆者所見,陸俠駿外表柔弱,但做“神探”卻是他從兒時便開始的志向。
說起陸俠駿剛分配到羅埠派出所時,并不十分引人注目。遇上大家常常會為案件的定性、思路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時,陸俠駿卻總是謙虛地認真地聽著大家的觀點,細細琢磨,不時做著筆記。更多的時間,他則是喜歡抱著一些關于破案的書籍、潛心學習刑偵知識,鉆研辦案技巧。也正因堅持不懈地學習與實踐應用,他的業務能力突飛猛進。
2012年9月29日,羅埠派出所所在的轄區內接連接到了企業老總辦公室被盜的案情。在察看了兩個案發現場之后,細心的陸俠駿發現了留在現場的鞋印是一樣的,于是大致斷定了為同伙人作案,后又根據案件串并,查到一人有作案前科,根據這些線索,他加班加點的調查社會關系,于10月8日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后在浦江的出租房內將持有兇器的嫌犯抓獲歸案。
細數一下,陸俠駿自2009年入警以來,參與破案二十多起,抓獲逃犯5人、犯罪嫌疑人20人。2012年參與婺城分局組織的“盜搶專項行動”,分析研判能力迅速提高,擅長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能夠從細節中抽絲剝繭,現成為所內刑偵專干。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考警校的人就應該體格健壯,高人一等。但警察有好多種,我認為自己的特點就是細心、耐心、愛鉆研,擅長找線索。”陸俠駿說。
陸俠駿也是家族中的第一名警察,但一如他的名字,他說,自己就是喜歡這份職業,并希望有所執、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