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訴求渠道細致化解矛盾
訴求渠道不通暢,問題拖沓不解決,就會引發各種矛盾。曾經群體上訪事件頻發的雅畈鎮,痛下決心,一手抓積案,一手抓下訪,切實為群眾著想,把問題發現在萌芽、解決在基層,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舉扭轉了信訪工作被動的局面。其中的秘訣何在?雅畈鎮黨委書記陳柏清回答:凝聚合力,五顆真心。
去年5月,陳柏清從白龍橋調任雅畈,擔任黨委書記一職。剛到雅畈時,辦公室的門常被捶得咚咚直響,情緒激動的上訪者帶著家人時不時演一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鬧劇,全鎮群體信訪事件矛盾尖銳,掛牌重點上訪案件多。這讓陳柏清意識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不解決信訪問題,就無法發展鄉鎮經濟。”
搬板凳、敞開門、講道理、動真情,為了破解當前困境,陳柏清一方面每天親自接訪、約訪,認真聆聽老百姓的訴求,另一方面召集人大代表與鎮干部,充分利用他們在鄉鎮工作上的優勢,細致化解信訪難題。
該鎮有個老上訪戶徐某,因其丈夫在2009年被一非法行醫者醫治死亡。徐某的家人在悲痛、絕望、無助的情況下,采取了過激行為,不斷到區、市、省上訪。陳柏清得知該情況后,七次走訪、約訪、接訪徐某一家人,多次組織召開鎮、村干部會與相關部門協調會,積極組織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親朋好友上門做他們的工作,并主動聯系上級為他們解決協調政策問題。徐某腿傷住院治療期間,陳柏清還親自趕去醫院探望,發現徐某沒有錢買菜飯票,他毫不猶豫地從自己口袋里拿出700元工資交到他們手上。陳柏清的真情感動了徐某一家人,一場拖延長達4年之久的上訪案件終于畫上了句號。
“信心、真心、決心、用心、愛心。”陳柏清說,造成上訪問題多的原因,主要是群眾訴求渠道不暢通,小問題拖成了大矛盾。只要堅持“五顆真心”,想百姓所想,比他們想得更遠,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如今,雅畈鎮已摘下了“上訪第一鎮”的帽子,并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