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婺城工商分局城西工商所所成功調解了一起群體性消費糾紛,為300多位消費者追回了7萬余元消費卡余款。這就是近期在金華市區鬧得沸沸沸揚揚的“匆忙客”快餐店匆忙關門事件。事情雖已得到妥善處理,留給消費者和商家的教訓令人深思。
事件回顧
今年4月10日,金華“匆忙客”快餐連鎖店八一店突然關門。隨后,城北派出所、城西工商所陸續接到了不少消費者報警、投訴電話。他們紛紛表示,自己在“匆忙客”八一店辦了充值卡,希望執法部門介入,為自己追回損失。
據消費者稱,“匆忙客”八一店“關門的前一天都還在熱熱鬧鬧地搞促銷充值活動,充100元送20元”。關門后,該店雖然在店門口張貼了通知,但通知上所留的兩個聯系電話,一個是空號,另一個經常處于無人接聽狀態,且對方并非該店主要負責人。不少人因此認為,該店如此匆忙關門已經涉嫌欺詐。與此同時,該店房東周某以及多位供貨商也在為這家店突然關門感到意外和惱火。“他們租金只交到3月底,3月20日左右,我去催過房租。”周某說,“結果他們老板娘說,最近資金周轉困難,房租要拖一下,還保證最晚4月15日,就把房租交了。”而為該店送煤氣的老板稱,“這家店欠了我兩萬多元煤氣費”;一豆腐攤主表示,這家“匆忙客”欠他4000多元。
處理結果
數百消費者擁有未使用完的充值卡、多家供貨商未拿到貨款。此事立即引起了該轄區工商所——城西工商所的關注和重視。
經過前期調查、走訪,城西工商所工作人員了解到,“匆忙客”八一店突然關門,共導致300多名在該店辦過充值消費卡的顧客權益受到損害,涉及金額7萬多元。掌握這一信息后,4月下旬,工商所工作人員行政約談“匆忙客”八一店負責人、“匆忙客”義烏總部相關人員。在協商的基礎上,確定由“匆忙客”義烏總部預先留存10萬元作為該事件處置保證金,讓“匆忙客”八一店的股東們用這筆錢先把顧客和供應商的欠款還上。
隨后,工商所工作人員全程監督,要求“匆忙客”八一店的經營者在最短時間內通過短信平臺、電話聯絡、媒體報道等形式將退費信息向消費者廣而告之,同時采取上門領取和銀行轉賬兩種退款方式,縮短退款過程并減少消費者不便。經過幾天時間努力,“匆忙客”八一店消費卡退款等各項事宜順利辦結。至此,這起群體性消費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工商提醒
據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匆忙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分為直營店和加盟店兩種,金華包括八一店在內的五六家“匆忙客”都屬于加盟店。而作為加盟店,只是擁有“匆忙客”的商標使用權,在具體經營上自負盈虧。也就是說,消費者在加盟店辦理消費卡,只能在辦卡本店消費。這也意味著“一旦該加盟店經營不善,進行預付式消費的顧客有可能跟著倒霉,總公司也會由此受到牽連”。
毫無疑問,加盟店因經營不善而關門,對“匆忙客”品牌形象必然造成影響。因此,工商所工作人員在處理該事件中,專門對“匆忙客”八一店前期的運營管理與“匆忙客”總部相關人員進行了探討,建議其在今后加盟商的選址方面汲取教訓,要加強企業品牌意識、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加盟商提供必要的指導,供加盟商在實際經營中學習、借鑒。
另外,工商所工作人員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慎重對待預付式消費,不要因貪圖優惠而盲目地大額度充值各類消費卡。
記者發稿前獲悉,日前,市區八一南街金華商城對面的“匆忙客”快餐店也謝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