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龍橋鎮人口計生文藝演出側記
“桃杏花開柳條又發青,楊八姐小九妹二人前去游春……”5月24日,隨著一曲高亢雄渾的《楊八妹游春》在白龍橋鎮文化中心響起,該鎮為慶祝“5.29”計生日舉辦的文藝匯演拉開了帷幕。當天,白龍橋鎮各管理處下屬村的村民們涌進鎮文化中心,唱山歌、敘情誼,沉浸在一片歌海之中。
為臺上表演《楊八妹游春》伴奏的杜青青告訴記者,婺劇《楊八妹游春》講的是,春暖花開時節,遼兵暫退,京都處處一派祥和生機景象,楊八妹悄悄出城游春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仿佛令人置身在楊柳依依的陽春。“我們是‘土八路’,平時就愛聚在一起彈唱‘瞎搞搞’。”走近一看,代表臨江管理處演出的杜青青和村上的幾個婺劇愛好者,有拉大提琴、揚琴、二胡、敲小鑼的……吹拉彈唱每人各盡其職,這風范,不亞于專業團隊。
“左三圈,右三圈,哼哼哈嘿……”耳熟能詳、富有動感的健身歌讓在場的觀眾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三位衣著健身服的大媽,動作整齊地跳起了晨操。她們一邊聊天,一邊講著自家子女的故事,區計生局的小品《晨練》把演出推向了一個高潮。
全場燈光微弱,只見一簇光落在舞臺的背景墻上,如同一輪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舞臺。一位穿著青花瓷圖案布衣女子翩躚起舞,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時而徒手打拳;踩著和諧的節拍,舞著矯健的身姿,時而翩然起扇,一招一式,優美并剛毅著,看得人目不睱接。
緊接著,一場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旗袍秀》在舞臺上演了,靚麗的年輕女孩,在旗袍的掩映下盡顯玲瓏有致的優美曲線,演繹出清新自然的別樣風情,更顯優雅、嬌羞,時尚元素與旗袍的融合,潮味十足,不失青春、活潑,引來了無數鎂光燈的劇烈閃爍。旗袍在中年女子身上,顯得更加端莊優雅,贏得了臺下觀眾的嘖嘖稱嘆。參加表演的一名年輕女子表示,穿上旗袍讓自己更懂得了女人的氣質。
愈來愈多的青年人愛上了拉丁舞,不足為奇,可令臺下觀眾稱奇的是臺上這位76歲的施向群老人,跟青年舞者默契合作的《拉丁》,看得臺下的觀眾眼花繚亂,接下來就是一片鼓掌聲。“自從跳了拉丁,‘三高’已經與我絕緣了。”施向群老人幽默地說。快板《夸夸白龍橋》、小品《婆媳定協議》等節目,用身邊人演身邊事,以事明理以理服人,宣揚了該鎮計劃生育取得的成就及生育關懷、獎勵扶助、優質服務、利益導向等計生主題。前不久,區計生局主要領導來白龍橋鎮督查計生工作時,肯定了上半年的計生工作,也為下半年計生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跳動的音符,流暢的旋律,如流水般久久回旋在文化中心的上空,令人深深沉醉其中。這次演出,也是為了歡慶全國第33個計生日,經過精心挑選的15個文藝節目貼近計生、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整場演出高潮迭起,博得了在場近千名群眾的陣陣掌聲和連連贊賞。白龍橋鎮計生辦發揮該鎮濃厚的文體氛圍、群眾文藝節目豐富多彩的優勢,以文藝匯演“搭臺”唱“計生戲”為載體,樹立了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也使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少生快富,勤勞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