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心連心 幫扶青少年
近年來,婺城團區委與婺城公安分局從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常態工作入手,深入社區學校,在進行打擊的同時,大力開導青少年的引導幫扶工作。
今年1月下旬,婺城公安分局城西派出所來了一位看上去十分蒼老的男子,男子姓張,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因為夫妻雙方打工時間不穩定,平時對孩子小軍(化名)疏于管教,小軍讀完初中后便在社會上“流浪”,還把一名中學生打傷,造成左耳神經性失聰。
高額的賠款讓張大叔的生活雪上加霜不說,小軍自己也險些被關進了看守所。為挽救誤入歧途的小軍,希望派出所的同志能幫幫他,因為小軍個性叛逆,希望警察說的話能讓他聽進去。對此警團兩家高度重視,立即安排副所長童備和一名青年志愿者進行了跟進,特意找到小軍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其實小軍本性不壞,在童備等人一次次不厭其煩的開導下,原本陰霾的小軍一天天地陽光起來。
后來,小軍去了溫州一家制鞋廠工作,不過對民警等人的幫助一直銘記于心。“叔叔,我最近生活很好,你的話我一直記在心里,我一定好好做人,你放心!”出門在外的小軍經常打電話、發信息給童備,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派出所民警和志愿者濃濃的感激之情。
同時,婺城公安分局通過組織民警“警民信連心”大走訪,把貧困家庭中的青少年、留守兒童、灰色家庭的青少年等弱勢青少年群體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并與團區委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結合起來,警團兩家在團員民警中組建了“平安指導員”隊伍,先后走訪生活困難青少年家庭65個,組織民工、困難家庭子女代表5人參加警校夏令營活動,引導青少年“正向發展”。
浪子回頭金不換
共青團婺城區委負責人說:“一直以來,我們通過2011年成立的有德愛心基金來幫扶那些刑滿釋放的貧困青少年,使他們在走出監獄大門之后,不因一時找不到工作而挨餓,不因一時難以融入社會而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2011年7月,團區委聯合上海快列通有限公司成立了專門幫扶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的“有德愛心基金”,旨在幫助刑滿釋放后,一時缺乏生活保障的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渡過難關,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今年春節剛結束,愛心基金的一行人來到了市看守所,為一些正在服刑的青少年送去了書籍和衣物。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愛心基金的成員真誠地鼓勵失足少年們。“錯了,就要勇于面對,在看守所期間好好改造和學習,只要你們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社會的大門一樣為你們打開。”
徐某是一名未成年人,因為家庭原因,常年與年逾八十的爺爺奶奶生活,因管教缺失,交友不慎,徐某走上了犯罪道路。今年1月,徐某刑滿釋放后,共青團幫扶人員了解到徐某在家庭教育和社會就業方面依然面臨諸多困難,及時采取多途徑和方法對他實施幫教活動。一方面,針對徐某家里的日常表現及家人對徐某的管理和教育情況,引導家人正確承擔管教責任,為徐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針對徐某的個人生活和就業情況,在了解徐某的戶籍存在落戶困難后,婺城公安分局立即按照有關政策及時解決了徐某的戶籍問題。徐某說:“非常感謝大家真誠教育和關心幫助,以后一定會靠自己的雙手掙錢,踏踏實實做人”。
根據新刑訴法規定,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應該到場,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一部分未成年嫌犯家長無法到場。為保護孩子們的合法權利,婺城團區委組建了由社會組織代表組成的平安志愿者隊伍作為“臨時家長”全程參與轄區未成年嫌犯的審訊過程,以保護未成年嫌疑人的訴訟權益。這些“臨時家長”,他們均來自共青團戰線,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較強社會責任感、熱心未成年人工作;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力、一定的社會閱歷和較強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愿意服務他人。
邵某系未成年人,因犯了罪被公安機關逮捕。今年五月,婺城區檢察院公訴科受理案件以后,通知邵某的父母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參與訊問,徐某的父母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到場。在此情況下,為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婺城區檢察院請婺城團區委派一名“臨時家長”幫助邵某。對此,婺城團區委及時指派了志愿者,配合案件承辦人聆聽整個訊問過程,并在訊問筆錄上簽名,證實訊問過程的合法性。“臨時家長”讓邵某感受到了來自他人的溫暖,并表示將認真悔改,出去后找份工作,重新做人。
后記:
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每個人都有過年少的時光,年輕人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當他們犯了錯誤、觸犯法律時,他們已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今天,他們通過改造想回歸社會,我們應該寬待他們,幫助他們。特別是那些因貧困、因家庭變故走向犯罪的青少年,我想社會應該拉他們一把,讓他們早日自食其力,融入社會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