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暑期,如果說沒有學校和老師的輔導、教育,再加上家長沒時間,孩子暑期的安全和學習成為了不少家長“頭痛”的問題。可在婺城區羅店鎮,這樣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該鎮西吳村就設立了一個提供孩子們看書、交流和學習的“春泥書屋”,讓孩子們在暑假期間有書可以看,有知識可以學。該鎮后溪河村則設立了文化禮堂教育基地,讓孩子們在漫長的暑假期間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識、村史、文化,還懂得了尊敬長輩、舉止文明等禮儀……
近年來,在區委宣傳部的切實指導下,羅店鎮積極開展“春泥計劃”,大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為農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據了解,羅店鎮共38個行政村,截至目前,已經有30個行政村啟動了“春泥計劃”項目。下一步,羅店鎮還將努力尋找“春泥計劃”有效實施的方法,繼續完善“春泥計劃”工作的落實。
堅持制度建設為基礎保障工作有章可循
為更好落實“春泥計劃”活動,助推轄區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羅店鎮專門成立了“春泥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行政村、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同時按照宣傳部“春泥計劃”考核細則,就組織領導、規章制度、活動陣地建設、開展活動等方面對各實施村進行考核,使這項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該鎮通過聯絡轄區學校,統一制定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結合工作制度、村未成年人教育顧問職責、村輔導員職責等規章制度。近年來,每年組織人員對各實施村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門督查。
拓展陣地建設為保障滿足未成年人活動需求
同時,羅店鎮引導各行政村整合農家書屋、村閑置房屋等資源,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春泥計劃”活動開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羅店鎮還結合本鎮實際情況,在特色上做文章,創建了三個基地。一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基地。如后溪河村的北山祠就是學習弘揚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二是未成年人花卉文化教育基地。如羅店村結合鎮中心小學花卉特色教育,開展了一系列花卉教育特色活動,讓未成年學生在農業實踐中體驗農村勞動,學習花卉知識,從小培養艱苦勞動、熱愛農業、勤儉節約的習慣。三是春泥輔導培訓基地。如后園村特別聘請退休老師開設舞蹈、音樂、書法培訓班,西吳村則請村里的甲魚種養殖專家、花卉種植能手開展一些課外講座等,培養孩子們的一技之長。
充實實踐活動為根本提升“春泥計劃”工作質量
近年來,羅店鎮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使未成年人在活動中認識社會、感知社會,在實踐中提高素質,在體驗中健康快樂成長。
此外,羅店鎮還突出三大教育主題,以提升“春泥計劃”質量。一是儒家思想教育主題。羅店鎮有著深厚的儒家思想底蘊,要多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多場儒家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將歷史以及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展示出來,弘揚孝道,提升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將華夏文明之精髓發揚光大,代代相傳。二是孝道教育主題。在各層面開展了旨在“弘揚孝道、促進鄉風文明”的系列行動。通過開展讀孝書、上孝課、評孝星等活動弘揚孝心文化,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美德。三是幸福教育主題。開展寓教于樂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如各類體育比賽、趣味游戲,讓未成年人在比賽和游戲中學會合作,感受溫暖,塑造人格。經常與浙師大實踐隊對接,開展多種形式的突出幸福教育主題的實踐活動。此外,羅店鎮還特別挑選了一批優秀少年參與中央電視臺大型戶外訪談欄目鄉約的現場錄制,增長他們的見識,開拓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