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了推動金華工業西進,從地理范圍和經濟體量上進一步做大做強金西開發區,全力打造千億投資平臺’是我們新一輪開發建設的目標。”金西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西的發展與浙中城市群、金義大都市圈、新興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息息相關,且金西的發展早已深深融入金華新一輪大發展之中,并有望成為金華工業發展新的中流砥柱。
為此,金西的決策者在看待金西未來發展,規劃定位的同時也有了更高的高度,“千億投資大平臺”的建設理念應運而生。
在金西開發區的決策者看來,這一宏偉計劃有著現實基礎和重大意義。金西,必須用前瞻的眼光和統籌的理念,按照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要求,加快培育產業新亮點,積極構建千億投資大平臺,著力做強金西工業主戰場,增強金西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記者了解,改革開放以來,金華經濟一直處于“東強西弱”狀態,存在浙中城市群“群而不聚”問題,無法真正成為浙江中西部龍頭城市。進一步做大做強金西開發區,不僅有利于增強金華產業增長三極中的“金蘭產業經濟增長極”,平衡金華經濟東西發展空間格局,還有利于促進金華市區產業集群化發展,培育市區特色產業集群,形成市區經濟內生增長機制,擴大金華城市經濟,提升在浙中城市群中可持續發展的龍頭地位。
從市區內部的布局看,位于市區和義烏兩地中間地帶的金義都市新區,適宜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打造“吸引世界要素、集聚浙中、輻射長三角”的國際化城市平臺。但因區位、發展定位和環境保護等因素的限制,金義都市新區規劃編制工業建設用地僅占20%,僅能重點滿足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求。
同時,市區江南開發受限制。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進入成熟發展期,可開發土地已經不多,資源瓶頸日漸凸顯,而在產業轉移升級的壓力之下,企業面臨提質減量的趨勢,相應地將出現外溢效應。
相比之下,金華工業西進開發有諸多優勢。一方面,金西開發區作為最“年輕”的省級開發區,自2003年組建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金西開發區作為縮小東西部差距、加快做大中心城市經濟“蛋糕”的重要抓手,想方設法培育后發優勢,創造了“金西速度”和“金西現象”。截止2012年底,金西的工業投入和招商引資指標,已占據婺城區的半壁江山,并明顯縮小了金華東西部發展落差,成為市區重要產業發展平臺,初步形成了金華經濟新的增長極的大框架。
另一方面,金西工業發展有先試政策優越性,是省級開發區,又被列入浙江省“黃土丘陵非農開發”試點、“臺地工業、緩坡鄉村”開發試點,在建設用地配置和建設形式方面有著諸多政策便利。且金西有豐富的黃土丘陵可以非農開發,有利于金華西部工業整合集聚,同時產生輻射與擴張作用,促進和提升金蘭經濟增長極,推進金華新型工業化的全面發展。
金西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市區目前三大主要工業發展平臺的空間容量捉襟見肘,現有工業用地總量1萬畝左右,僅可應對近期工業發展的需求。而金華西部的黃土丘陵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政出多門,缺乏發展目標和發展主體的統領,分布比較散,多點開發,線性開發,多主體低檔次開發現象十分明顯,造成設施不能共享,環境不能共治,山水田林生態資源得不到統籌利用和開發保護。因此,從發展空間布局的長遠性、科學性和系統性來看,從平臺建設周期性長的特點來分析,金華急需在金西培育城市發展后勁,謀劃新的千億級工業發展平臺,使之成為新的經濟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