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城市景觀相得益彰 品質新城山水田園和諧共生
自2003年婺城新城區正式掛牌成立以來,新城區開發建設已走過10個年頭。按照“工業新城、商貿新城、人居新城、生態新城”的定位,通過10年的艱苦努力,新城區工業培育和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區域協調戰略、產業發展戰略、空間發展戰略等逐步實現,一座二三產聯動發展、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山水生態與城市功能和諧共存的新城已初具規模。婺城新城區已經成為金華西進發展名副其實的橋頭堡,成為金華浙中崛起、趕超發展的重要發展平臺。
整合山水資源,打造人居生態新城,是新城區開發建設的重要定位之一。通過幾年的努力,婺城新城區的生態宜居形象初步展現。如今,漫步婺城新城區,城市道路平直寬闊,樹木綠地蒼翠鮮亮,住宅小區溫馨怡人,大氣磅礴的休閑廣場和在建中的重點工程,都彰顯出這座新城的美感。
三條溪江、三庫碧水是幸福新城的天然恩澤
優美的環境和優質的水資源是新城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婺城新城區三面環水,一面靠山,依山傍水,環境優美,自北向南的11條水系水源充沛。白沙溪上游的沙畈水庫、金蘭水庫,為新城區提供全國最優質的飲用水源。母親河婺江穿城而過,與衢江、蘭江交匯,集水區向東、南兩端呈扇形展開,東西長12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
婺江、白沙溪、洞溪,婺城新城區的三條溪江,激活了萬畝田畈。尤其是白沙溪,對婺城新城區有著別樣的意義。這條溪水源于遂昌,經沙畈、瑯琊、白龍橋,過石柱頭入婺江,全長65公里。白沙溪水流雖短,但其歷史源遠流長。千百年的遠水古道,從漢唐走來,從宋元走來,從明清走來,經歷了多少個歲歲月月,連著多少個朝朝代代,數不清的歲月沉淀,今日依舊依稀可見。
明代詩人杜恒之以《白沙春水》稱贊道:“白沙溪水鏡光清,水面無風似掌平。春暖錦鱗吹細浪,晚晴黃鳥轉新聲。煙堤綠樹人家小,云遮斜陽釣艇橫。三十六渠饒灌溉,秋田萬頃仰西城。”
同時,位于新城區境內郭力垅水庫、清潭水庫、麻吉垅水庫這三庫碧水風景秀麗,如珍珠般鑲嵌在新城大地,點綠了這片城區的肺葉,也為新城區打造生態新城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自然恩賜。
景觀綠化、城防工程是幸福新城的豐富內涵
走進婺城新城區,隨處可見的是綠色。綠色跟隨著道路,綠色環繞著企業,綠色環抱著小區,綠色不僅是生態自然的代表色,也是幸福的內涵之一。在這里,綠色成了新城區的底色,也是這座新城的品位。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化,成為婺城新城區有別于其他城區的特色。
位于婺城區政府附近的婺城新城區中軸景觀帶更是50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化中最亮麗的色彩。婺城新城區中軸景觀規劃長5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分南北兩段,總投資8000多萬元。北段位于區政府大樓以西、賓虹路以北,總面積為10.3萬平方米,是一個由園林水系、植物造景、建筑小品、系列廣場組成的景觀工程,總投資3800多萬元;南段位于賓虹路以南、330國道以北,總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400萬元,是一個以音樂噴泉、植物造景、建筑小品、購物休閑為主的景觀綠化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大大提升了婺城新城區的形象和品位,婺城新城區中軸景觀帶也成了附近居民晨練休閑的好去處。
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新城區還將城防工程建設作為促進新城區水生態環境的靚麗多姿,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今年,婺城區啟動了白沙溪沿江景觀城防工程,該工程建設主要包括防洪堤、河道景觀、生態保護三個方面。這項工程在起到強大防洪效果的同時,還將對白沙溪河道兩側河道灘、草灘等原始地貌進行提升改造,使白沙溪沿江景觀整體上升一個檔次,并給來白沙溪觀光旅游的游客,周邊居民提供一個安全寬敞、親水、親近自然的綠色公共空間。白沙溪沿江景觀城防工程的正式啟動,預示著婺城區即將告別白沙溪沿岸有溪無景的歷史,標志著婺城區即將開啟白沙溪兩岸風清物宜、景致人和的嶄新時代。
郭蓉休閑旅游度假區,撐起新城區生命成本新高度
規劃中的郭蓉休閑旅游度假區總用地面積7.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平方公里,水岸線長度10公里。郭力垅水庫以及國家森林公園東方紅林場,是構成休閑區的重要資源,也是婺城新城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新城區正準備實施郭蓉休閑旅游度假區概念性規劃編制,支持原有產業的發展,打造旅游休閑的特色園區。在不久的將來,郭蓉休閑旅游度假區,將是繁華城市背后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十年的風雨砥礪,十年的艱苦創業,婺城新城區以綠色占領城市發展的制高點,一座自然生態和城市景觀相得益彰,品質新城和山水田園和諧共生的現代新城,正巍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