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羅埠鎮(zhèn)下章村,很多人都會想到該村聞名遐邇的歷史古跡——古鐘亭。幾年的努力,該村把它建成了一個古典與現(xiàn)代相融合的農(nóng)村文化禮堂,文化禮堂包括“兩堂五廊一中心”:行禮的禮堂、學習的講堂和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藝術(shù)廊。
下章村歷史悠久,古鐘亭除了原有的匾額、畫像、族譜外,還設立了“孝悌榜”、“貢獻榜”、歷任村干部等內(nèi)容。
在下章村,祖祖輩輩的人們有著勤勞、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為此,在農(nóng)村文化禮堂的布局中,下章村把古老的農(nóng)耕文化作為文化禮堂建設的亮點。在區(qū)委宣傳部的具體指導下,下章村在農(nóng)耕文化館的構(gòu)思、布局、陳列等方面加以突破,更具欣賞和教育性。
前不久,下章村的村民還給大家?guī)砹艘粓霆毺氐亩Y儀——開蒙禮。在開蒙禮儀上,該村7位年滿7歲的小朋友,在村干部和老師的帶領下,行拜師禮,朱砂啟志,指聰點明,開筆啟蒙,分發(fā)智慧筆、聰明蛋六個環(huán)節(jié),順利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啟蒙儀式。
正衣冠。7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在7歲懂事之前,把自己的衣冠禮儀整理好。
行拜師禮。一拜老師,教我讀書。二拜老師,教我做人。三拜老師,永世不忘。7歲是小孩子的啟蒙教育階段的開始,行拜師禮,希望小朋友能尊敬師長。
朱砂啟志。老師給小朋友的印堂上點上朱砂,希望小朋友以后做事情要專心致志。
指聰點明。老師指點小朋友,聰聰聰,用耳朵;明明明,用眼睛。教會小朋友從小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
開筆啟蒙。老師教小朋友學寫“人”字,并且誦讀《弟子規(guī)》。一撇一捺,從“人”字開始書寫人生,寓意小朋友要好好做人,頂天立地。
分發(fā)智慧筆、聰明蛋。老師給7位小朋友每人分發(fā)了一支智慧筆和兩個聰明蛋,這是老師對幾位小朋友的一個期望,希望小朋友以后會越來越聰明,充滿智慧。
開蒙禮儀作為下章村文化禮堂的特色組成部分,該村用他們獨特的文化特色,為現(xiàn)場的村民帶來了一場精神大餐。
在古鐘亭里,除了設置文化禮堂外,該村還設置了便民服務室、社會事務服務站、衛(wèi)生服務站、圖書閱覽室、棋牌室、遠教廣場等場所,囊括了農(nóng)村各項事業(yè),配有彩電、電腦、投影儀等齊全的硬件設施。
下章村黨支部書記胡賢貴說,以往,農(nóng)村文化建設總是停留在一個初始狀態(tài),如今,農(nóng)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已成為村莊的精神文化地標,為農(nóng)民打造精神文化的家園,讓他們身有所棲,心有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