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創建社會工作示范基地,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在原辦公場地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在社區服務中心大樓專門騰出二樓作為社會工作室,并聘請了浙師大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的教授為督導。社區工作室日漸完善。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運行良好,并獲得社區居民一致的肯定。
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81歲的老人徐友初,每天都會去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老年朋友度過愉快的一天。考慮到多年來沒有專門的活動場所,紅湖路社區特籌資購買了200平方米的活動用房,設置了圖書室、書畫室、康復健身室、視聽室、棋牌室等,并配備了廚房、餐飲設施,并有專人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康復、護理等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活動的好去處。
據悉,紅湖路社區內住宅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原國有企業建造的單位宿舍為主,設施陳舊,配套不全,長期居住社區的大都是原國有企業的老職工,老年人所占比例也比較大,據不完全統計,戶籍在紅湖路社區的60歲老年人有2895人,其中獨居老人102人,孤寡老人1人,空巢老人587人。針對老年人的實際需要,紅湖路社區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活動。
紅湖路社區通過挖掘人才資源,把有一技之長又有熱心的居民集中起來,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開辦了市民學校,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市民學校一年設置兩個學期,每學期少則5節課,多則7節課。每學期課程結束,社區還組織學員展示成果。“這幾年,我參加了書畫、剪紙、唱歌、越劇、中醫養生等課程,學到了很多的知識。”76歲的李奶奶說,參加各類課程的學習不僅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而且學到了技能而受到了朋友的羨慕。
同時,紅湖路社區還通過各類傳統節日,舉辦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春節組織寫春聯、舉行舞龍拜年活動;端午節包粽子比賽;中秋節舉辦猜燈謎活動……作為活動主力軍的老年朋友們紛紛參與各類文娛活動,為老年人生活平添的色彩,激發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熱情。在社區舉辦的每年的“鄰居節”活動,老年人主動展示其才藝,為大家帶來歡樂。
根據老年人的需求,紅湖路社區不定期地組織志愿者開展健康咨詢、家電維修、免費理發、法律援助、心理調適等服務。還對年老體弱,獨居、孤寡老人,按照居住宿舍樓道,按支部跟黨員結對,對他們的生活進行力所能及的照顧。還把70歲以下的熱心公益的退休人員組建了義務巡邏隊伍。
“下一步,將開展老年人送餐服務、空巢老人安全教育‘KAP’我們社區干預項目等居家養老服務。”紅湖路社區書記張明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