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們溫柔細膩,以女性的聰慧和柔情,溫暖著群眾的心;她們鐵骨錚錚,用溫柔里藏著的鋒芒,嚇破不法分子的膽。
隨著婺城公安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婺城公安分局女民警隊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在職的已達46人,各個警種、單位都活躍著她們的身影。人們常說,女人如花。她們,在婺城公安不同的崗位上,綻放著自己特有的美麗……
堅毅“霸王花”——王淑琴
![]() |
作為刑偵大隊的女民警,王淑琴的身上透出一股男子漢氣概。2007年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畢業后,到派出所參加工作,再調入刑偵大隊,王淑琴始終奮戰在公安偵查工作的第一線。
處警、巡邏、值班一樣不落,蹲點、堵卡從不馬虎;在浩瀚的網絡信息中,尋找著犯罪嫌疑人的蛛絲馬跡;執行公務時雖身受重傷,但大病初愈便急著上班……
2008年9月2日晚,王淑琴和同事接到命令前往洪塢村某出租房守候。根據前期偵查,一名尋釁滋事的嫌疑人就居住在該出租房內。王淑琴和同事此次的任務就是蹲點守候,伺機抓獲嫌疑人。但是一連兩個晚上,都只有嫌疑人的妻子進出,并未見到嫌疑人。
9月4日一大早,嫌疑人的妻子四下張望后,騎車出門。
“她會不會是去和嫌疑人聯系?快跟上!”王淑琴和同事騎上電動自行車,時快時慢地跟在她身后。一個拐彎,她不見了。王淑琴正疑惑著,突然一輛農用小貨車從她側面駛來……
當王淑琴清醒過來已經是手術后的第5天。睜開眼睛,她發覺自己正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身上滿是繃帶、紗布和鋼板。經查,王淑琴全身鎖骨、腕骨、左腿股骨頸、大腿骨等5處骨折!
“殘疾是肯定的了!”醫生最終還是對她的病情作了無情的“宣判”。
但是不服輸的王淑琴硬是憑借自己的堅毅讓自己站了起來,讓自己如從前一樣,繼續活躍在公安偵查第一線。
“現在我不用再到犯罪現場開展偵查,但是我依舊能夠利用自己的信息巡查能力為打擊破案出份力”。王淑琴對自己目前的信息中隊民警崗位十分認可。
聰穎“金鳳花”——傅慶春
![]() |
2011年全省公安機關督察崗位比武分獲督察報告通報制作單項個人第一名、督察方案制作單項個人第三名;2013年全省公安機關警務督察崗位業務能力競賽中,與同事搭檔又獲得現場督察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說起自己取得的成績,傅慶春很謙虛:“這是隊友們辛苦付出得到的成果。”
能在1分鐘內電腦速錄100多個字的傅慶春是比武的主力選手。在警校集訓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她每天跑到機房,嚴格按照比武要求和規范,在限定的一個小時內用計算機輸入所有考試內容。這樣枯燥的訓練她一練就是一天,甚至連晚上也在機房里練習。“壓力很大,晚上睡不著了就躺在床上回想考試內容,恨不得每天有48小時。”傅慶春笑著說,“比自己當年高考還用功。”
溫暖“向日葵”——潘影波
![]() |
潘影波,自1997年1月到城東派出所工作至今,一直擔任社區民警,現為塔下寺社區責任民警,是婺城公安分局擔任派出所社區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名同志,她被所里同事親切自然的稱為潘姐。干凈帥氣的警服,清爽利落的短發,爽朗大氣的笑聲,深邃敏銳的眼神,舉手投足間的干練外加一顆閑不下來的心,潘姐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奮斗著,溫暖著社區群眾的心。
近幾年,冒充網絡電信詐騙的越來越多。社區一些老年人打電話反映自己被騙了,來電冒充110,電話顯示與區號0579同步,人們也沒有過多思考就認為是分管社區的城東派出所的。騙的人會說把賬號記下來,錢匯過去2千元,就會給你反匯2萬元,之后便杳無音訊了。
還有人電話打過來確認,“我們接到社保啊,醫保啊,叫我們去領錢,有這么一回事嗎?”
每當遇上這種情況了,潘影波就會給群眾耐心的解釋到底是怎么回事,叮囑預防詐騙等。但還是有人陸續被騙,她再也“耐心”不下去了,如果不將這種破壞立即制止,社區安寧如何保障?
想到這里,潘影波馬上行動。在八詠樓社區附近找了一塊空地,支起一塊黑板,把群眾召集在一起,開了一個類似群眾大會一樣的宣講。邊在黑板上寫,邊耐心細致的講解,“我們的110,直接是110,不會有區號顯示的,接電話時多留個心眼,別讓自己吃不必要的虧。”同時,舉例說明各個情況發生時應如何應對。另外,潘影波也把自己的手機號公開,“你們都可以把我的手機號碼記下來,我24小時開機,你們可能遇到詐騙的或比較含糊的電話,似懂非懂時隨時隨地都可以給我打過來。”人們在往手機上輸入電話號碼的同時又會問潘警官一些關于詐騙的問題,“為了以后少出現問題,現在有問題的大家一定都要提出來,當面不好說的電話上說,電話上說不清楚的,我可以到家里來”。
大會進行了半個多小時,散場之后仍有幾個老人圍在潘警官周圍問這問那……
信息化時代發展迅猛,可能在某個階段潘警官會跟不上進程,社區里的群眾也會面臨自己意想不到的困境,但潘姐會用自己的努力繼續幫忙大家,繼續溫暖群眾。
真誠“滿天星”——方根芝
![]() |
方根芝是婺城公安分局辦證中心的一名民警阿姨。2010年中旬從城北派出所調入婺城分局辦證中心后,擔任行政許可窗口民警,從事戶口準遷審核、網上辦事大廳受理審核等工作,并兼任調查回復以及接受電話咨詢等其他綜合性工作。
處事零推委,工作零差錯,群眾零距離,“三零”準則一直是方根芝服務群眾的工作原則。對前來辦事群眾做到態度和藹熱情,說話文明禮貌,做到不讓群眾多跑一趟路,虛心接受群眾的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婺城辦證中心民警的真心。
去年,一位浙師大的方老師來辦證中心增加曾用名,接待人正是方根芝,因其70年代曾用過另外一個名字,后來戶口上又登記了現在的名字,牽涉到其社保工齡等問題,需要增加曾用名,而要找關聯證據又無從下手。之前自已到幾個派出所找了原始依據都無果,因此又氣又急,并出言不遜怨怪公安局丟失了其檔案。方根芝同志接待后,誠心接受他的意見,耐心的安撫了其情緒,并詳細了解他的工作軌跡及檔案情況,并按照他的遷移情況分析出了其戶口所登記的最早派出所,又聯系了該派出所內勤民警幫其找原始檔案,最終幫他找到了依據加上了曾用名,解決了他的難題。
方根芝就是這樣,受了委屈不計較,受了表揚不聲張,默默的堅守在一線崗位,以他的真誠感染著每一名辦事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