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辦公室、浮在上面的少了,下到基層一線真抓實干的多了”······如今,到基層去了解問題,到一線去推動工作,成為羅店干部作風轉變的一個關鍵。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羅店鎮明確規定全鎮所有黨員干部每周三到一個行政村進行現場辦公,每月要到聯系村現場辦公、走訪農戶不少于4次,并要求記好“民情筆記”,推動鄉鎮干部離開“案頭”、走向“田頭”、熟悉“戶頭”,真正聯系服務群眾,幫助村里落實實事項目,真正做到讓老百姓見得到干部,解得了困難。
在220千伏架線工程現場,經常能看到西吳管理處主任方志明的身影。220千伏架線工程有8個塔基,涉及到西吳管理處2個行政村,有部分塔基已經進場施工,還有幾個因政策處理問題未施工。3月21日早上7點半,方志明就已經在現場解決其余幾個塔基的政策處理難題。一直到下午1點半,方志明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午飯就在工地簡簡單單的吃了一頓快餐。
剛剛坐下不久,方志明的電話就響了起來,所談之事又是與重點項目有關。“手機一天一充還不夠用,電話太多了!狈街久鞲嬖V記者,雖然他是負責農房規劃審批報批工作,但為了重點工程推進,他一般辦公場所都以村上、工地為主,經常晚上、周末也在現場。
所以在羅店鎮政府大樓,平日很難找到主要領導。面對今年的20個重點項目,羅店鎮的領導干部們直接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項目一線,實行工作開展情況日報制度,并在全鎮推行這種“一線工作法”。
“不搞形式,不講空話,聽完情況介紹直接提出問題,商議對策。比起以往的一事一會議,這種現場會更受我們歡迎。”不少村干部深有感觸地說,“比起在會議室里關門研究,我們更喜歡這種實地的現場會,直觀、省時,也更有效率。”
在這場作風大轉變的行動中,截至3月底,羅店鎮共開展鄉鎮干部現場辦公1000余次,解決項目推進、環境整治、五水共治等實事100余件。